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新興複合字 點出投資熱區

新興市場投資是近幾年來投資顯學,許多新創的複合字充斥各大研究報告或報導,最近像CIVETS(靈貓六國)、VISTA等,投資人不得不認識,才能找對速配工具下手。綜合各新興複合字,最受各研究機構推崇的新興國家首推印度、印尼、巴西三雄。

新興市場複合字的鼻祖,首推美商高盛經濟學家在2002年提出的BRICs(金磚四國),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四國,他們有希望在幾十年內取代七大工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國家,簡稱來自國家的英文國名開頭字母。

之後高盛又首創「Next-11(新鑽11國)」指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南韓、越南、土耳其、菲律賓、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

在金磚四國及新鑽11國在全球資本市場走紅後,現在又有幾個新投資概念正吸引投資人目光。這些新名詞的共同特點就是全與新興市場有關,其中印度及印尼最常雀屏中選,拉丁美洲的第一大經濟體-巴西也是強中之強。

經濟學人智庫(EIU)認為,2020年時,七大新興國家(E7)經濟成長率可望較七大工業國(G7)高出11%,屆時全球經濟成長重心將移轉至新興國家。在新興國家當中,EIU特別看好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與南非等靈貓六國。

委內瑞拉、智利將帶頭在2011年7月成立新的區域集團「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共同體」(Community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ates,西班牙文字首縮寫為CELAC),成員包括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所有美洲國家,預定有32個會員國,加強區域內貿易,建立多邊貿易體系。

日本BRICs經濟研究院團隊從新興市場國家中,挑選出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及阿根廷五個國家,並依序組合該五國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稱之為VISTA。BRICs預估,未來50年內,VISTA五國的國民生產毛額總值將超越七大工業國,達268兆美元。(source: 經濟日報2010.8.31)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The truth about risk

From Vanguard Investing Truth的這篇 The truth about risk, 談的是大家熟悉的報酬、風險及資產配置,但很特別的是其特過下圖之互動式的圖表,供投資者自由選擇自1926-2008年間,股、債和現金在不同比重下,報酬的分配情況,還可再透過右上角的選項將資料轉化為圖、表,確實是個很棒且實用的設計,讓投資者可明顯感在不同的投資工具下,報酬及風險的分配。


基本上要進行資產配置時,最首要知道的是在你想要的預期報酬下,你對於風險的忍受承度為何? 以及你投資的目的是什麼? 何時需要這筆錢?

因而當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時,需要先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投資目標是什麼? 是退休還是為了出國念書? 可投資的時間有多長? 當你有愈長的可投資時間,相對可以忍受較大的波動。此時股票部位就可以偏重些。

2.這樣的投資組合可以讓你晚上睡得好覺嗎? 為了避免被市場短期的劇烈波動嚇得無法安心入眠,確定你可以忍受的報酬波動程度,以利在股、債和現金中做好適當的配置。

3.是否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透過不同的資產類別、市場、國家等,將投資做多角化分散。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共同基金。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當然就是不能忘記再平衡(Rebalance),以確保不讓股、債和現金的部位偏離了原先所設定的方向。

-----
這些的概念也是我們在建立EDCA時所做的。

在EDCA中,於合理的預期報酬下,考量個人有限的時間,及有限的資本下,規劃出資本的投入及最長需等待的時間。因為清楚知道可能的報酬及最大損失,因而對於短期的波動不會恐慌想逃。透過共同基金的投資工具,達到多角化的資產配置。最後停利後的再平衡動作,將資金連本帶利再投入,讓資金達到長期資值的目的。

(the truth about risk 這篇文章資訊來自綠角網站)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平均成本法:股市投資的不二選擇

將此概念轉為基金單筆投資與DCA的投資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From wsj:

去幾個月中﹐股市經歷了極度緊張的時期﹐經歷了今年良好的開局後﹐5月初股市開始下跌﹐期間“閃電崩盤”加劇了跌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7月。

隨著股價下跌﹐有關股市調整的傳言變為熊市里到處彌漫的言論。有勇氣就投資吧﹐這是肯定的。最近股市隨著企業公佈一連串強勁的獲利報告而活躍起來。

從目前向後回溯(事後諸葛亮不好嗎?)﹐今年春天和夏初那些黯淡的日子﹐尤其是閃電崩盤後的幾週﹐現在看起來是投資的良好時段。雖然不是2009年3月觸及的幾十年年低點﹐但卻是差不多的低位。

近幾個月股市的動盪凸顯了長期投資者面臨的難題:何時是入市的良好時機?尤其是你有大量資金要投資的時候﹐比如有了獎金、遺產或出售房屋所得收益的時候。

一個流行的方法是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averaging)﹐這一方法非常簡單:你在一段時間內﹐每月將一部分資金投入股市(在此情況下﹐我們將市場定義為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情況)﹐這就是逐漸涉足股市﹐而不是將所有資金一次都投入股市。隨著股市波動﹐當股價下跌時﹐按照平均成本法投資將買入更多股票﹐而當股價上漲時﹐則買入的更少。

這跟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錢、或將季度股息進行再投資的每月投資額有些不同﹐你是在定期向股市投入新錢﹐這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良好的自我要求﹐只要投資計劃是多元化的﹐包括的不僅是股票就好。

讓我們看看大量資金所面臨的進退兩難的局面吧。一次投入所有資金聽起來非常像是抓住了市場時機﹐而我們知道抓住市場時機幾乎是不可能的。鑒於投資的人有數千萬﹐一些局外人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聲稱他們有市場時機的判斷能力﹐但那些人也常常翻船﹐就在你碰巧注意到的時候。

平均成本法會讓情況得好些嗎?讓我們從年初看看。如果你得到了8,000美元聖誕獎金﹐你是在一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全都投到股市呢﹐還是在一年的前八個月每月投資1,000美元呢?

在8月5日股市收盤後﹐在1月將全部獎金一次性投入股市的投資者漲幅將約為2.2%﹐在8,000美元的初期股本上獲利173.60美元﹐而用平均成本法進行的投資表現稍好一些﹐漲幅為2.3%﹐獲利187.13美元。

原因在哪兒呢?投入全部資金的投資者在1月大舉買入時﹐股價相對較高﹐依平均成本法買入的投資者也一樣﹐但股市在7月跌向低點時﹐平均成本法的投資者還在買入﹐因此也以較低的水平買入﹐這是依平均成本法操作獲利稍多的原因。

平均成本法招來許多批評﹐舉例來說﹐如果股市上漲﹐立即投資是否明智?這些批評基本上說平均成本法披著華麗外衣﹐而實際卻是判斷市場時機﹐這些批評有一些道理。如果你在去年9月開始了上述買入股票的例子﹐平均成本法表現將落後﹐從2009年9月1日起是股市的低迷期。

其他人認為經紀商使用平均成本法以避開客戶可能發出的報怨:它不讓投資者在接近高點時買入﹐但也不會讓投資者抄底。隨著時間推移將投資資金分攤﹐將減少兩者出現的幾率。

但平均成本法確實有意義﹐尤其是在動盪的市場里﹐這似乎已越來越成為常態。隨著時間推移投資一些資金﹐可以確保你在股市下跌時買入更多股票﹐在股市上漲時買入更少。

許多投資者犯下了高買低賣的錯誤﹐高買是在股市大漲的時候買入﹐低賣是在人們都驚恐萬狀的時候賣出。平均成本法可以防範這些毀滅性的非理性行為。單是這一因素就是將其納入你投資方式的一個原因。

Dave Kansas

總統任期第三年利好

From sina:

【MarketWatch弗吉尼亞8月9日訊】對於那些比較關心美國政治的人們而言,眼下最牽扯他們視線的無疑是將於十一月開始的中期選舉了。

事實上,股市也可以說是最關心這類政治問題的所在之一,而且交易者們常常等不及事情到來,就已經在提前消化各種潛在的可能性了,現在的市場行情某種程度上說來就是在對奧巴馬政府第三年任期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測。

比如說,各種統計資料都顯示,總統任期的第三年往往都是這四年周期當中最強勢的一年,股市在最近幾周當中之所以呈現出良好的勢頭,一定程度上顯然也與這一因素有關。比如上周四就是一個例子,開盤時,由於就業數字大大不及預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度下跌近70點之多,然而到收盤時,市場卻成功地輓回了大部分損失,只下跌了5點而已。

不過,哪怕有這樣的歷史規律撐腰,我們也不應該隨隨便便就感到心安理得,在此之前,我們最好還是仔細研究一下歷史記錄,看看總統任期的第三年究竟是如何強勢的——我們更加不應該忘記,我們現在這個第三年還有其一定程度上的特殊之處,因為我們之前已經經歷過了一輪開始於去年三月的爆炸性漲勢。

為了進行這樣的研究,我將道指1896年創建以來的全部數據都輸入了電腦的統計軟件。根據一些總統任期周期理論信奉者的看法,我將每一年的開端設定在第三季度結束的時候,這也就意味着,其實奧巴馬總統任期的第三年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要開始了。

正如之前的很多研究者們曾經在報告中指出的那樣,我發現,在總統任期的這四年當中,市場的表現的確是存在着非常明顯的差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總統任期第三年與其他年份之間的表現差異已經達到了95%的水平,這就意味着,統計學專家們也會認可確實存在着某種模式的判斷。

具體而言,按照這種從每年10月1日到9月30日為一年的劃分方法,美國曆史上總統任期的第一年中,道指的平均回報率為8.8%,第二年為0.4%,第三年為15.5%,第四年為4.1%。

接下來就需要進行後續的工作,即確認在前一周期發生巨大漲勢的情況之下,總統任期的第三年表現是否會因此有所變化。結果我沒有任何的發現,這顯然是個好消息,因為這就意味着市場前十六個月的巨大漲勢並不會成為負擔,並不會成為阻礙我們享受未來潛在漲勢的障礙。

此外,考慮到今日的股市估值顯然早已不可與去年三月時同日而語,我決定研究一下市場在總統任期第三年的表現與當時的估值是否有關。結果我還是沒有任何的發現,統計結果顯示,無論股票的市盈率是高是低,都不會對市場的漲勢産生實質性的影響。

事實上,或許正是由於總統任期第三年的因素對於市場的影響是如此強大,即便是那些著名的熊派也都對未來一年的行情寄予了相當的期望。比如波士頓資産管理公司GMO的首席投資官、著名的格蘭漢姆(Jeremy Grantham)就是一個例子。

今年早些時候,在對自己的委託人們解釋了他何以會採取長期看空的立場之後,格蘭漢姆就補充道,“千萬不要輕易以為市場注定將在總統任期的第三年下跌,僅僅估值過高還不足以成為理由……哪怕是高得厲害。事實上,1932年至今,人們前後有十九次試圖下這樣的賭注,但是一次都沒有成功過。”  
(本文作者:Mark Hul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