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Market update

Market update From dshort.com:
Four Bad Bear Market: (update :1/29/2010)



Market corrections: :(update :1/29/2010)
*市場近期下跌了6.6%.
*S&P 500自2009年低點上漲了59%,但仍較先前高點下跌了31%.


1/29-當週經濟數據彙整

UNITED STATES

• Recovery looks shaky,despite GDP (Exhibit A:home sales)

• Fed Chairman Bernanke finally reconfirmed for 2ndterm

• FOMC on hold, sounds a little more hawkish

EUROPE

• Greece’s fiscal issue sweigh heavily

• Despite higher inflation,lots of excess capacity should keep ECB on holdthis year

source:BMO

1月份芝加哥PMI

From sina:1月芝加哥PMI增至61.5%超預期


1/29發佈的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1月芝加哥地區的製造業加速增長。1月的芝加哥PMI為61.5%,高於去年12月的58.7%。....該指數高於50%意味著製造業整體保持增長勢頭。

市場普遍認為芝加哥PMI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的一個先行性指標。1月ISM製造業指數將於下週一公佈。據湯森路透集團的調查,經濟學家普遍預期1月的ISM製造業指數將由12月的54.9(修正值)增至56.0。



1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創2年新高
密歇根大學和路透社聯合發佈的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的信心環比提升,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了兩年來新高。1月的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4.4,超過去年12月的72.5,前者創下2008年1月以來的新高。

1月中旬發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初值為72.8。接受湯森路透集團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預期: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最終讀數約為73.0。整體而言,過去五個月中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變化都不大,之前的2008年11月該指數創下了55.3點的近期最低值。

2008Q4-GDP上升5.7%

  • 美國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走出數十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2009年第四季GDP的年化增幅5.7%,創下2003年底以來新高,雖然消費者開支和企業投資依然不太活躍。

  • 雖然09下半年美國經濟保持著健康增長勢頭,但整個2009年美國經濟仍下滑2.4%,降幅創63年以來之最。1946年美國經濟較1945年大幅下滑10.9%。09年企業投資的降幅創1942年以來之最。

  • 第四季GDP增幅的約2/3源自庫存的變化。若不計庫存的變化,最終銷售的年化增幅為2.2%,這表明雖然整體GDP的增幅雖然很高,但美國經濟依然比較疲軟。

  • 消費者開支的年化增幅為2%,低於第三季的2.9%,當時政府的舊車換現金計劃推動了汽車銷售顯著增長。

  • 商業投資的年化增幅為2.9%,為2008年春天以來首次季增長。

  • 對外貿易也推動了美國經濟增長,商品出口的年化增幅為28.1%,創30年來新高。政府開支的年化降幅為0.2%。

  • 多數經濟學家預計2010年美國經濟的增速將降至約3%,這主要與庫存的暫時性推動作用將減弱有關。且預計消費者開支和企業投資僅能小幅增長,消費者必須面對高失業率、收入僅基本持平和必須先償還個人債務等問題。 (source:sina)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IMF outlook update(2010/01)

1/26 IMF 公佈之 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 : 中文摘要

政策驱动的、多重速度的复苏

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比预期更为强劲的复苏,但是,各地区的复苏速度不尽相同(表1和图1)。继发生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全球衰退之后,经济增长已稳固下来,并在2009年下半年延伸到先进经济体。预计2010年的世界产出将增长4%,与2009年10月期《世界经济展望》相比,上调了0.75个百分点。以过去的标准衡量,预计大多数先进经济体的复苏将继续乏力;而在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主要在强劲内部需求的带动下,预计经济活动将较强劲。政策须促进全球需求的平衡调整;在复苏尚不稳固的国家,政策需继续保持宽松。


在特殊政策的刺激下,实际活动正在反弹

在先进经济体,库存周期开始转变及美国消费意外强劲都对形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最终国内需求非常强劲,当然库存周期转变和全球贸易正常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恢复速度不尽相同
继2009年产出急剧下滑之后,预计先进经济体2010年的产出将增长2%。新的预测比上次预测上调了0.75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的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到2.5%。尽管作出这些修正,以历史标准衡量,预计先进经济体的复苏将乏力,2011年底之前,实际产出仍将低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此外,高失业率、公共债务、未完全愈合的金融体系,以及一些国家不健康的住户资产负债表都将对这些经济体的复苏提出更多的挑战。

继2009年适度增长2%之后,预计2010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将上升到约6%。新的预测比上次预测上调了几乎1个百分点。2011年,预计产出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强劲的经济政策框架和迅速的政策反应帮助缓和了许多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的影响,并迅速吸引资金重新流入。

金融形势进一步改善,但仍充满挑战

在经济活动加强的支持下,金融市场的恢复速度快于预期。然而,金融形势可能会继续比危机前更困难(见2010年1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市场更新)。具体来说:

*.....由于需重建资本、私人证券化不振以及更多的资产减记,特别是与商业房地产有关的减记,银行贷款可能继续不景气。

*大部分高收益市场重新开业,股票市场回升,公司债券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然而,公司债券发行激增未能抵消银行对私人部门信贷增长的减少。.....

*由于不能解决庞大的政府赤字和债务问题,一些较小国家的主权债务面临压力。投资者越来越区别对待不同国家。

商品价格正在反弹
展望未来,由于全球,特别是来自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预计商品价格将进一步上升。

大多数经济体的通胀压力继续得到控制
由于产能利用率仍保持较低水平和通胀预期得到较好的支撑,预计通胀压力将得到控制 。
两个方向均存在重大风险

前景仍面临重大风险。
上行方面,信心危机扭转和不确定性下降可能继续促进金融市场情绪出现强于预期的改善,以及资本流动、贸易和私人需求出现高于预期的反弹。美国采取的减少失业的新政策措施将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更进一步的动力。

下行风险方面,一个关键的风险是,过早和以不协调的方式取消扶持政策会损害全球经济增长及实现再平衡。另一个重要风险是,主要先进经济体受损的金融体系和住房市场或上升的失业率对住户支出恢复的影响程度可能大于预期。此外,对恶化的预算状况和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心加剧可能会扰乱金融市场,导致住户和企业的借款成本提高,从而扼杀正在出现的复苏。另一个下行风险是,商品价格上涨会影响先进经济体的复苏。

需继续政策努力,实现持续的复苏并为退出做准备
在此背景下,决策者们面临艰巨的政策挑战,一方面需将需求从公共部门引导到私人部门,将需求从逆差过多的经济体引导到顺差过多的经济体;同时修复金融部门并促进实体部门重组。

雙底衰退擔憂彌漫達沃斯論壇

From wsj:

重要經濟學家和投資家表示﹐全球經濟的復蘇之勢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陷入停頓。其中很多人表示﹐如果加強金融監管的措施出手過重或操之過急﹐這一風險可能更大。

週三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年度會議開幕會議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大銀行徵稅、限制其投機性交易的提案成了主要辯論題目。

金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向媒體記者表示﹐他支持這些措施﹐但表示向短期借款徵稅的實施時機“還不成熟”。索羅斯是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董事長﹐The
Open Society Institute創始人。他說﹐實施這種徵稅措施將妨礙銀行通過提高利潤來建立資本緩沖。他說﹐銀行還沒有走出困境。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聯合創始人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說﹐監管層和政界人士若對銀行業危機反應過激﹐則有可能對經濟增長造成明顯拖累。他說﹐以為加強監管可以阻止將來一切金融危機的想法﹐其實是一種幻想﹐“我們是不會清除掉資產泡沫的”。

全世界很大一部分金融精英每年都聚集在這個瑞士滑雪勝地﹐從會議討論中可以窺見企業、監管層和分析界對來年形勢的看法。週三的辯論也說明﹐雖然全球經濟恢復了增長﹐但好日子未必已經回來。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世界經濟面臨著一段長期、緩慢的復蘇過程﹐最後到達的增長速度將低於平均水平﹐在這一過程中﹐再次陷入衰退的風險還將一直伴隨。魯比尼在三年前的達沃斯年會上準確預測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因而贏得了一批追隨者。

他和其他與會人士說﹐全球經濟的增長希望將繼續仰仗印度和中國等快速發展的國家。魯比尼一方面隨大流般地對世界新興經濟體持樂觀態度﹐另一方面也看到這些經濟體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中國的資產價格泡沫﹐俄羅斯的人口老齡化﹐以及巴西和印度從事結構性改革面臨的政治障礙。

會議就經濟問題的開場辯論中﹐與會者預測﹐一段時間內﹐沉重的債務負擔將壓在歐美政府與家庭身上。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和歐洲將經歷U型或W型復蘇﹐這意味著他們相信2009年年末開始的反彈勢頭將在今年某個時候結束。

魯賓斯坦在一場主題為《改善世界現狀:再思、再構、再建》(Improve the State of the World: Rethink, Redesign, Rebuild)的活動上表示﹐美國需要改善三個“D”的狀態﹐即債務(debt)﹐赤字(deficit)和美元(dollar)。


From sina:「末日博士」羅比尼:歐元區恐分裂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Nouriel Roubini)說,他對歐洲貨幣聯盟的前景前所未有地悲觀,西班牙日益成為可能導致歐元區分崩離析的威脅。

羅比尼在瑞士達弗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WEF)受訪時說:“一、兩年後我們可能看到歐洲貨幣聯盟分裂,這個風險愈來愈高。”

羅比尼與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特里謝說,認為由16個國組成的歐元區會分裂的想法很“荒謬”。由於希臘出現歐洲大陸最大規模且難以削減的財政赤字,加上西班牙、愛爾蘭等國的債務負擔不斷增加,金融市場上有關歐元區可能分裂的猜測日益升溫。

2006年曾準確預測此次金融危機的羅比尼說:“歐元區可能在本質上走向分歧,核心國家很強,而邊緣國家較弱,部分國家最終可能退出這個貨幣聯盟,這是歐元區面臨的第一個嚴峻考驗。”

羅比尼指出,西班牙和希臘等歐元區成員國面臨財政失衡、競爭力下滑的威脅,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再也無法透過貨幣貶值的方式走出衰退。

羅比尼強調,所有人都在關注希臘,但西班牙可能是歐元區更大的威脅,因為西班牙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且該國失業率更高、銀行體系更弱。西班牙的失業率超過19%,將近是歐盟平均水準的兩倍。他說:“希臘若出事,對歐元區而言會是個問題,但要是西班牙出事,對歐元區來說會是災難。”歐盟規定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但希臘去年的財政赤字比歐盟規定上限高出三倍多,與其他12個國同樣須在歐洲執委會設定的最後期限前削減赤字。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FOMC statement - No Change

  • 週三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發佈之聲明表明,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較之前略為樂觀,不過Fed還是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 聲明中對於經濟的預估由先前(2009.12.16)的"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維持疲軟走勢(economic activity is likely to remain weak for a time,)",改為"經濟復甦的步伐可能在一段時期內保持溫和"(pace of economic recovery is likely to be moderate for a time)。雖措辭較之前略顯樂觀,但對經濟復甦仍然持謹慎態度。

  • 同時對於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購買計劃,Fed政策制定委員會仍然決定在3月底前結束購買1.2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證券和約1,750億美元機構債券。並如先前聲明的在2月1日之前退出大多數應急貸款計劃。

  • 雖然目前的經濟前景已有所改善,但聲明中重申,由於失業率仍然企高不下,且通貨膨脹率偏低,故將在較長一段時間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低點不變。

  • Fed稱,家庭支出正在溫和增長,但勞動力市場疲軟、收入增長溫和、住房價格下滑以及信貸緊縮狀況依然會令家庭支出的增長受到抑制。

  • Press release 全文

11月份CS房價指數持續改善

  • 由S&P/Case-Shiller公佈之美國11月份20大城市房價指數,經季節性調整後較10月份上升0.4%。

  • 11月份10大及20大城市的房價下跌持續改善,雖然部份市場仍呈現下滑。

  • 對比去年同期,10月份美國10大城市與20大城市房價分別下跌4.5%、5.3%,所有20大城市房價都較11月份出現改善。若與2006年4月房價高峰相比,跌幅為29.5%。


  • 10大及20大城市指數目前約回到2003年的水平,從2006年Q2高峰至2009/4谷底,二指數分別下跌33.5%及32.6%。

  • 在過去幾個月房價持續改善後,11月份的10大及20大房價指數分別較高峰下跌30.0%及29.%。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12月成屋銷售下跌17%

  • 由美國NAR所公佈,12月成屋銷售的年率降至545萬棟,低於前一個月的654萬棟,降幅達高達17%,是1968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 相較去年同期的474萬棟,12月成屋銷售增加了15%。

  • 原因可能來自首次購屋者稅務優惠,原本預定在11月底止結束,後來政策延長至6月,購屋者可能因此延緩購屋決定。

  • 巴克萊資本公司資深經濟學家麥爾在數據出爐前說:「景氣正在復甦,但路途偶有顛簸。推升房市復甦的基本面因素沒有改變。房市需求因為購屋者負擔能力提升,而受到支撐。」



  • 12月份庫存從11月的352萬棟下跌至329萬棟。高峰是2008年7月的457萬棟。

  • 依12月份的銷售速度,超額供給為7.2個月,正常的超額供給約為6個月,因而目前仍是偏高。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12月份LEI上升1.1%

  • 由美國商務部(Conference Board)所公佈,12月份經濟領先指標增長1.1%,為連續第9個月上漲,並高於近期2006/3的高點。該會經濟學家高史登表示,指標指向經濟正處於復甦的初期階段,復甦腳步今年春天可能加快

  • 12月的同時經濟指標同樣呈現增長,過去6個月中有5個月是上升的。當中工業產值大幅的正貢獻抵銷了就業市場的下跌。6月到12月此指數上升0.6%。


  • 12月經濟領先指標的10個子項目中,有8項為正貢獻。依序分別是:利差、建築許可、首次申領失業補助人數、股價、消費者預期、供應商交貨速度、貨幣供給和製造業非耐久財新訂單。

1/21-陶冬:2010年全球經濟大預言

1/21由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主講的-2010年全球經濟大預言,重點內容整理如下:

雖說主題為全球經濟大預言,但在中國經濟地位的崛起後,全球經濟未來的發展重點將不單只是看美國,而將同時轉向中國,在1/21當日正好是中國2009Q4及全年GDP的數據公佈日,而此數據公佈後,對全球的股市都造成了重大影響,顯而易見的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D"-Depression : 2009的經濟代表字.
"D"-Dollar: 2010年的經濟代表字,反應美國的經濟發展、Fed政策走向、全球經濟的發展及未來一旦美元反彈,carry trade套利交易的平倉,這些都將造成風險性資產的調整,而此亦是在2010年經濟發展的最大風險。

預期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減少在3-4月才會穩定,在此之後Fed才可能開始加息,因而利率的調整將會在下半年出現,但在此之前仍會有其它的緊縮政策出現。

而對於中國經濟的看法可分短.中.長期:
短期:bullish . 在大量的流動性及強勁的成長力道下,儘管會有政策的干擾.
中期:worried. 須注意地方財政的爆炸..
長期:very bullish. 來自消費力道增加所造成的連鎖增長.

至於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大家最關心的政策收縮房產泡沫問題,中國人民銀行上週提高準備金0.5%,此代表著中國經濟由量化寬鬆轉向量化收縮,也鳴了全球緊縮政策的第一槍。只是通貨膨脹是中國經濟在下半年才會出現的大問題,屆時中國將開始一輪的宏觀調控。

而中國房地產市場會在今年下半年出現一次調控,主要來自於建商希望在調控之前大賺一筆,使得房屋供應量的大幅增加;再者,中國政府將透過限制國企炒作房地產,以及升息的三因素影響。

在人民幣的升值議題中,陶冬說,中國由內的為民眾上調工資,伴隨著國內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無可避免,將帶來通貨膨脹,此都將造成人民幣的升值。但此也隱含著未來10年之新名詞"中國大消費"之投資機會。

在Q&A中,聽眾提出了對中國房產發展的疑慮,他談到,雖中國銀行對購房貸款展開緊縮政策,但因許多民眾的買房是以現金交易,因而實際上政策的緊縮仍是有限,只是終究別忘了地球是有地心引力的。

而此波原物料的漲勢,在2010上半年仍將持續看好原物料行情,在下半年將受制於美元(carry trade)的發展牽動,或將有大的動盪。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12月份新屋開工下滑

  • 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公佈﹐經季節性調整後, 美國12月份新屋開工數較上個月下降4.0%(MoM)﹐折合成年率為557,000套。 相較去年同期(YoY)則增加了0.2%

  • 12月份的新屋開工較2009/4的歷史低點479,000 套上升16%.

  • 12月份單戶型住宅新屋開工數較上月下降6.9%﹐至456,000套;兩戶或兩戶以上的多戶型住宅開工數增加12.2%﹐至101,000套。

  • 週三的報告同時將11月份新屋開工數增幅由8.9%向上修正至10.7%。

  • 12月份建築許可較上個月增加10.9%﹐折合成年率為653,000套。相較去年同期上升15.8%。

  • 新屋開工數據的下滑隱含著正負兩面的訊息:好消息是低的開工率對於市場中成屋庫存可有效去化,而這也是房市要復甦的必要階段;但壞消息是,在住房投資未能回升前,經濟的成長將是緩慢,失業率也將居高不下。

中國09年GDP增長8.7%

From wsj:
中國政府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0.7%200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為8.7%

第四季度GDP增幅高於第三季度8.9%的水平﹐但略低於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12位經濟學家10.8%的預期中值。

2009年全年的GDP增幅不及上一年度9.6%的增速﹐但高於中國政府制定的8%的增長目標。道瓊斯通訊社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去年中國經濟增幅為8.5%。

此外﹐中國政府週四公佈的數據還顯示﹐中國去年1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上升1.9%﹐為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中國CPI此前曾連續九個月下降。

.....

中國去年12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較上年同期上升1.7%﹐結束了連續12個月下降的局面﹔去年11月份PPI下降2.1%。接受道瓊斯通訊社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為﹐去年12月份PPI上升0.5%。

數據顯示﹐中國2009年全年CPI下降0.7%﹐PPI下降5.4%。

....
馬建堂稱﹐去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1%﹐高於統計局去年10月份公佈的8.9%的增幅。 .....

Related news: 2009年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中國國家統計局)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經濟學人:世界經濟的LV復甦

From 中時電子報:

全球經濟今年到底會不會強勁復甦?亞洲資產到底會不會泡沫化?《經濟學人》主編丹尼爾.富蘭克林(Daniel Franklin)1月18日~19日在《天下雜誌》舉辦的2010年「天下經濟論壇」(www.cw.com.tw/cwef)中指出,全球經濟將不會出現一致性的走勢,中國會是V型復甦,歐洲是L型,美國則是出現U型走勢

做為最有洞見的世界級媒體《經濟學人》的主編、經濟學人智庫EIU的編輯主任,富蘭克林在《天下雜誌》舉辦的經濟論壇中以「Half Full or Half Empty」(半滿還是半空)為題表示,今年企業不只迎接新的一年,而且要迎接新的十年,這十年,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有優點也有缺點,就像裝了一半的水杯,對有些人來說是半滿,對另一群人則是半空,而在不同國家與區域,情況非常不同,全球各區域將會出現L型、V型、U型經濟復甦並存的情況,歐洲是緩慢的L型復甦,中國是快速的V型復甦,中國與新興國家將最富潛力。

富蘭克林在分析全球經濟預測時,特別將重點放在中國大陸,他表示,未來全球所有議題,都會出現中國的角色,不論經濟發展、外交政策、反核武擴散、氣候公約等,中國角色都很重要。

目前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有不少人預測,中國會跟日本的成長模式相似,面臨可能的泡沫化,但富蘭克林反而較樂觀。他指出,中國今年有9?10%的經濟成長率,與日本二十年前達到同樣的成長,但之後日本卻沒有再超越10%的經濟成長,卻進入二十年的成長停滯,經濟每況愈下、開了倒車。

但中國的情況跟二十年前的日本很不一樣,首先,今天中國還是比當時的日本貧窮,政府與人民都有想趕上來的企圖,此外,中國的土地面積與人口比日本多很多,需要龐大基礎建設的投資。而很多人擔心中國的資產泡沫化,富蘭克林認為,中國銀行的負債情況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但北京與上海的房地產飆漲嚴重,是有可能泡沫化,但若中國透過政府干預,還是可能避免日本的情況。

但他也提醒,中國未來面對的長期挑戰是人口結構的改變。目前中國的工作者與小孩、退休人口的比例,維持理想狀態,但未來小孩與老年人口多了,將成為長期的負擔,跟另一個新興國家印度相比,未來印度的成長幅度會超過中國大陸,這是中國長遠要面對的挑戰

另一個世界重要的經濟支柱,美國,會如何發展?富蘭克林表示,美國復甦很慢的原因是因為薪資成長緩慢,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成長的動能來自政府投資,但未來是誰來承接經濟成長的動能?所以,可以預測未來經濟緩慢將是美國長期的情況。

歐洲則是遭遇前所未有快速上升的高失業率,富蘭克林悲觀表示,這場復甦對歐洲來說是沒有工作機會的疲弱復甦希臘將是下一個杜拜,而英國、愛爾蘭、西班牙經濟前景不佳。

至於世界成長也相當快速的中東與非洲,兩個區域有龐大的天然資源,有先天的成長條件,但中東面對伊朗核武的不穩定因素,而非洲的挑戰則是國家治理與政府治理的品質。

除了關注各區域不同調的經濟表現,富蘭克林同時對企業家做出提醒。企業因為金融海嘯受重創,但企業的社會責任(CSR)將比以前更重要。「也許我們覺得企業的要務是求生存,但CSR沒有這麼重要過,這是很詭異的現象。去年大家只想求生存,但企業現在要求戰略性的思考重要議題。」

觀照未來十年,將是全球改變最大的十年,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間的張力中,富蘭克林建議大家看到充滿機會的那一面。【天下雜誌】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美、歐及全球12月份PMI

  •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ISM)週一公佈資料顯示,2009年12月份美國製造業活動狀況連續第5個月擴張。這份報告進一步證明美國經濟衰退狀況已得以扭轉。

  • 美國12月ISM製造業活動指數從11月份的53.6%攀升至55.9%。

  • 18個受訪工業行業中有9個行業狀況正在擴張,依次為服裝、石油、電器及機械製造業等。ISM委員會主席羅伯特·奧爾(Norbert Ore)表示,製造業活動受到了商業庫存重新增長的推動。

  • 從整體來看,美國製造業狀況仍在持續復甦。但有7個工業行業狀況持續滑坡,表明有些行業仍然處在衰退當中。”奧爾指出,建築材料、化工及塑料製品行業仍在滑坡。

  • 12月份的新訂單指數從11月份的60.3%攀升至65.5%,創2004年12月以來最高值。

歐元區去年12月PMI創21個月新高(sina)
歐洲市場研究機構Markit Economics4日公布的最終數據顯示,歐元區2009年12月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21個月來的新高,表明歐元區經濟在繼續擴張。

數據顯示,當月歐元區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由前一個月的51.2上升至51.6...為自2008年3月以來的最高值
  
歐元區制造業產出和新訂單均連續第五個月上升,但升幅小于初步預測值。不過,由于經濟形勢依然嚴峻,歐元區制造業的就業狀況連續第19個月惡化,幾乎所有歐元區國家的失業人口都在增加。
.......
12月全球製造業PMI創44個月新高(sina)

JP摩根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12月全球製造業的增長速度創下近四年來之最這主要得益於新訂單的成長率創下五年半新高

由JP摩根、一些研究機構和供應管理組織聯合制定的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12月的讀數為55.0點,超過11月的53.7點。其子指數中,新訂單指數環比大幅攀升,由56.7點增至58.6點,後者創下2004年5月以來新高。

JP摩根負責全球經濟研究的主管戴維-亨斯利(David Hensley)表示:“12月PMI表明全球製造業在即將步入2010年之際已獲得一個有利的立足點。”

.......
JP摩根全球製造業PMI源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發佈的製造業數據。

克魯曼--勿蹈1937年的錯誤

From udn/經濟日報

接下來的經濟新聞會像這樣:下次就業報告可能顯示,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已出現2年來的首次增加。下一次的GDP報告可能顯示,GDP去年底出現穩固成長。專家學者一定會陸續發表樂觀的評論,並再次呼籲美國政府結束刺激方案。屆時,他們呼籲美國政府及聯準會取消經濟支撐措施的分貝一定更高。

如果美國政府留意這種主張,我們將重蹈1937年嚴重錯誤的覆轍當時,聯準會與羅斯福政府認為大蕭條已經結束,美國經濟可拋開支撐。結果開支減少,貨幣政策趨緊,美國經濟迅即再次跌入深淵。

我們不容如此。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與歐巴馬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女士均是專研大蕭條的學者。羅默曾經提醒我們切勿重演1937年的舊事。不過有時候記得過去的人還是會重蹈覆轍。

閱聽經濟新聞須記住,即使經濟陷入持續性衰退,也偶爾會出現不錯的數字,這其實不代表什麼,且很正常。以2002年初為例,初步報告顯示,美經濟年成長率達到5.8%;失業率卻繼續增加一年之久。

1996年初,初步報告顯示,日本經濟的年成長率達12%。這導致不少人意興風發的聲稱,「日本經濟總算已經進入自力推進復甦的階段」。事實上,此時的日本只來到它失落10年的中途。

這種假象有時是統計上的幻覺。不過更重要的是,它們通常源於「庫存反彈」。如果經濟陷入衰退,企業通常會累積大量的未出清存貨。為解決庫存過量的問題,它們通常會降低產量。一旦庫存過量的問題解決,就會再次提高生產量,導致GDP突然出現大幅成長。遺憾的是,除非包括消費者開支與長期投資在內的需求面力道增加,庫存反彈造就的成長只是曇花一現

這使我們回到仍然嚴峻的經濟基本面。

在過去10年的好光景,房市榮景與消費支出激增是驅動經濟的重要力量。如今,這兩個因素已消失無蹤。前一次榮景留下的空屋隨處可見,消費者的財富較房市泡沫破滅前銳減11兆美元,不可能恢復以往只知一味消費不知儲蓄的習慣。在這種局面下,美國不可能出現另一波房市榮景。

剩下什麼?如果企業投資再趨熱絡,一定有幫助。然而我們很難看出這種熱絡將從何而來:產業產能過剩,商辦租金因辦公空間嚴重供過於求而暴跌。

出口能否有所幫助?美國貿易赤字曾經縮小,多少有助於緩和經濟衰退的衝擊。然而赤字已再次擴大,原因之一是,中國與其他享有貿易盈餘的國家不肯調整個別貨幣的匯率。

換言之,我們近期內所聽到任何有關經濟的好消息一定是假象,不意味美國經濟已邁向持續復甦。癥結是,決策者會不會誤判,進而重複1937年的錯誤?事實上,他們已經如此。

歐巴馬政府的財政刺激方案,原本預期於今年中左右會對GDP與就業產生最大的效果,然後刺激措施就會漸漸退場。然而這麼做還太早:為什麼要在失業仍然嚴重之際,不再繼續支援?國會早該在數月前就備妥第2套刺激方案,因當時的局面已明白告訴我們,衰退幅度與時間一定比最初的想像還嚴重。然而國會什麼都沒做,而我們即將看到的虛幻數字很可能導致國會不採取任何預防措施。

另一方面,聯準會官員最近提到改變積極支撐經濟的對策,改採「退場策略」的問題。購買長期公債這項支撐經濟政策已經結束,預料購買抵押擔保證券這一項將在幾個月後取消。即使聯準會不直接調高利率,這也等於緊縮貨幣政策。柏南克正承受這方面的龐大壓力

聯準會是否可能及時明白,對抗衰退的任務尚未完成?國會是否亦然?如果兩者不明白這個道理,2010年將是以經濟榮景假象開始,以悲慘終結的一年。(NY time : That 1937 Feeling)

**延申閱讀: 克魯曼-美國經濟有40%可能再度陷入衰退.(sina)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2010 經濟outlook

From wsj: 諾貝爾經濟學家看淡未來10年美國經濟


幾位頂尖的經濟學家週日表示﹐未來十年美國經濟狀況可能和剛剛過去的十年一樣糟糕﹐因為更加謹慎的美國人增加儲蓄額﹐且勞動大軍的能力出現下降

經濟學家們稱﹐預計美國2009-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接近1999-2009年期間1.9%的年平均增長率﹐這是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經濟出現的最差表現。

哈佛大學經濟學者、里根政府時期的經濟學家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警告稱﹐美國在2009年下半年實現了經濟復甦﹐但政府刺激計劃是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而這種刺激因素將在2010年逐漸減退。

生產力方面的專家喬根森(Dale Jorgenson)稱﹐對美國經濟持悲觀態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預計﹐勞動力質量的惡化導致未來十年生產率年增幅將由過去10年的2%降至1.5%。

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稱﹐美國未來幾年儲蓄率將可能大幅走高。

而樂觀的一面是﹕經濟學家稱﹐中國和印度會繼續推動全球經濟向前發展﹐從而帶動美國經濟的增長。
From udn:路透專欄/微利年代來了 金融業大縮水

2000年代的災難表現,讓人只想跟它告別,不想取什麼綽號。而新的十年才剛開始,我們就知道它該叫什麼:讓我們歡迎「微利年代」。

微利指的是投資報酬率,以及金融業也將隨之縮水。所以,我們來看看這代表的2010年代趨勢。

銀行業

在這個十年中,銀行業終將出現實質性改革。也許是近期就會改革,或是現在拖著不改,等引發再一場金融災難時才被迫重手大改。監管機關屆時很可能限制槓桿比率,金融服務業的經濟比重因而下降。對銀行股東來說這將是個糟糕的十年。不過鑒於官方的支持,債券投資人可能不會太糟。

這將是信評審核技能大行其道的十年。就算信評機構能躲過秋後算帳,投資人現在也更想自己來判斷信用狀況。而銀行業規模縮水,也將為其他融資管道開啟豐厚商機。

投資

上一個十年以網絡泡沫開頭,以泡沫破滅終結。這一個十年的主題將是接受溫和的回報,識別誰最受到經濟放緩的衝擊,要求更小的波動以及更少的負債。我認為,「資產負債表衰退」會讓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最多只能有平淡表現。過去幾個月的確讓人陶醉,不過別沖昏頭了。要讓投資組合的報酬率達到8%將非常艱巨。增長下滑將凸顯退休金風險。通用汽車不會是最後一個被退休員工養老金拖垮的企業。

請記住,上個十年累積的龐大債務只有四種出路:償還、倒債、讓成長超越債務,或者用通膨來讓負債貶值。既然我認為第三種狀況很難出現,投資回報將受其他三種情況的影響。

償還債務就變成所謂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將會限縮經濟成長,看看日本就知道是什麼情況。由於有很大一部分債務都已被政府擔下,除非出現主權債信危機,否則倒債應不會是關鍵問題。如此一來,通貨膨脹成為最可能出路,未來兩到三年美國將面臨嚴重通膨。若許多發達市場一同出現高通膨,投資回報將很難看。所以最好到新興市場找機會。

新興市場

除了科技業或者醫療健保,新興市場可能將是表現最佳的投資區塊。新興市場的消費擴張,可望部分抵銷掉發達國家不振的影響。會有泡沫出現嗎?當然,而中國的可能性最高。因為中國在2010年代末開始開放金融市場時,對於資金的磁吸效應會非常可觀。不過就許多層面來看,這些泡沫比較可能是茶壺裡的風暴,而非浮上檯面的大禍。

美國房市

到了2010年代末,美國民眾將認清購屋是一種消費,不是投資。美國房屋依舊超建,而且有很多「屋主」還沒認清自己根本負擔不起房貸。法拍屋問題仍將拖累房價數年。美國政府會盡一切努力減輕房價下跌壓力,最近開給房利美與房貸美的空頭支票便是明證。儘管如此,信貸仍將難以獲取,房市就算回穩,也難出現大漲。

至於商用不動產,不用期待美國城市在這十年出現什麼新大樓。

美元

美元終會喪失準備貨幣的地位,但這十年比較會像是一段過場,而不是倒台戲。中國終將讓人民幣可以成為國際性的準備貨幣,然後在2010年代末期準備好主導新的體制。現在美元面臨的最大風險,在於通膨要是在未來兩年內根深柢固,持有美元的外國人會作何反應。

總體而言,過去十年最引人注目的發展趨勢,並非一連串的西方泡沫如何讓人失去財富,而是中國和印度等地的奇蹟式增長。

這個趨勢值得祝賀,而且還會發展下去。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十大經濟體 2010運勢解盤

From udn:

雖然經濟學家認為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將使2010年「全球經濟繁榮程度創歷來之最」,但鑑於美國經濟復甦和美元地位、新興市場政情、能源和商品價格還在未定之天,希臘和杜拜債務危機的殷鑑也不遠,影響2010年十大經濟體榮枯的變數仍值得關注。

中國金融泡沫浮現

中國不但是金磚四國的領頭羊,也是美國經濟上亦敵亦友的夥伴。這個大國在刺激經濟方案和強勁消費支出的帶動下,正處於典型的金融泡沫,雖然泡沫終會破滅,但投資人更想知道,中國共產黨能凌駕於市場經濟之上的時間還有多久、力道還能多強?如果強勁需求使商品價格勁揚、進而造成經濟崩解,中國勢必再起波瀾。

巴西要看美元後市

人們總愛打趣說:「巴西是屬於未來的國家,而且一向如此」。

雖然這個商品出口和內需消費大國,無論金融或內需市場都蓬勃發展,但在弱勢美元帶動商品行情的前提下,一旦美元匯價反轉,巴西經濟成長可能因此受挫。


俄羅斯貪腐問題難解

豐富的天然資源使俄國在全球舞台扮演要角,但政壇精英與犯罪貪腐掛勾的積習,恐怕難讓俄羅斯的投資風險比同為原物料大國的巴西要高。

印度獲利前景穩定

印度的經濟雖然不到自給自足的地步,但其規模之大,已足夠帶動內需成長、縮減階級差距,韌性比另外三塊金磚(中、俄、巴)都強。由於印度在資訊科技產業人力外包市場握有可觀市占,而且這些勞工能說英文、收費便宜,獲利前景穩定。

英國政情變數多多

英國去年歷經房市泡沫、金融體系崩解的重創,想從谷底翻身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時間,而執政的工黨很可能在預定6月舉行的大選中交出政權,政治前景變數多多。

南非世足題材利多

目前除金礦外,也為多元發展經濟積極發展釀酒業,儘管如此,這個非洲最富庶的國家,在經濟路上卻仍顛簸前行,而主辦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可望提升其地位。

德國區域復甦指標

德國原本就是歐洲最強大經濟體的德國,在企業樂觀看待經濟前景的激勵下,德國可望繼續握有歐元區經濟復甦的控球權。但法國企業信心疲軟、希臘和愛爾蘭經濟尚未趨穩,都為未來歐元區經濟的前景投下變數。

日本總會比去年好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雖然外表看來能從數十年的病榻脫困,但如今似乎陷入舊病復發的窘境。雖然日本企業的好光景看來已經告終,但2010年料將會是更好的一年。

加拿大匯價升隱憂現

雖然2009年全球商品市場歷經劇烈震盪,但加拿大仍靠著天然資源而有強勁表現。在加元匯價日益走升的情況下,市場憂心加國經濟恐將出現泡沫。

阿聯打好經濟基礎

雖然稍早的杜拜債務危機為阿聯引來不少關切的眼光,但阿聯仍是中東地區經濟相對穩定者,也是中東的金融中心。投資人或許能從2009年底的杜拜危機學到一課:表面的繁榮不代表背後有相應的經濟基礎支撐。 【2010/01/02 經濟日報】

克魯曼: 中國強.人民幣成大問題

From udn:

每年此時是各專家權威預測來年情況的時候,我預測2010年是中國的天下,但場面恐怕不是很好看。

與中國相關的最大問題,其實是氣候變遷,但這裡我想把焦點放在匯率政策上。

中國已成為金融和貿易強權,但舉止不像其他經濟大國,而是依循重商主義政策,蓄意讓貿易順差維持在高點。在舉世都不景氣的今日,這個政策講白一點就是種掠奪的行為。

人民幣不像美元、歐元或日圓可自由波動,而是限制在大約人民幣6.8元兌1美元的官定區間。在這種匯率水準下,中國製造業享有很大的成本優勢,自然產生龐大的貿易盈餘。

在正常情況下,這些盈餘帶來的美元,會推升人民幣的價值,除非民間投資人反其道而行。如今投資人多要進入中國市場,而非退出,只是中國政府限制資本流入,自己卻大買美元,累積出至少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

此政策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國營企業有利,對中國消費者則沒那麼好。但對我們其他人而言呢?

過去中國所累積的外匯存底,多用以投資美國公債,可說讓我們享受到低利率的好處,雖也導致房市泡沫。但如今便宜資金在全世界泛濫,四處尋覓停靠站。短期利率接近零,長期利率稍高一點,但那也只是因為投資人預期零利率政策有一天會結束;中國收購美債並沒有改變什麼情況。

貿易順差會耗盡現在全球經濟最需要的需求;我粗略估計,中國的重商主義未來幾年可能會讓美國失去大約140萬個工作。

中國拒絕承認這個問題。最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駁斥其他國家的埋怨,辯稱各國一方面要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卻採取各種保護主義的措施。其他國家確實祭出(溫和的)保護措施,但這正是因為中國不讓人民幣升值。

我常聽到兩個不要挑戰中國政策的理由,但毫無道理可言。

首先,有人聲稱不要對抗中國是怕他們大賣美元,搞垮美國經濟。這個說法錯得一塌糊塗,因為中國如果這麼做,不但自己會蒙受鉅額損失,更重大的問題在於中國的重商主義殺傷力如此之大,代表中國的財務槓桿少得可憐。

我再度強調,如今全球充斥便宜資金,所以如果中國要開始賣美元,美國利率沒有理由大幅上揚。美元或許會貶值,但這對美國的競爭力和就業只有好處而非壞處。所以如果中國真的拋售美元,我們還應該寄上感謝函。

其次,有人認為保護主義無論如何都不是好事。如果你也相信,代表經濟學這門課可能拜錯老師,因為失業率高且政府無法恢復全面就業時,一般規則就不適用。

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Paul
Samuelson)曾說,未達充分就業時,所有卸下重商主義面具後的論點,都站得住腳,也就是補貼出口的國家,實際上都是從別國竊得工作。

薩繆森還指出,持續操縱匯率會為自由貿易製造真正的問題。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匯率回到常軌,但這是中國不願見到的事情。

中國重商主義造成的問題愈來愈大,而受害者若挑起貿易衝突,也不會再有更大的損失。

在此呼籲中國政府重新思考,否則他們抱怨的保護主義,現在還算輕微,未來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