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存錢的七個小竅門

不管你收入多少﹐存錢都是必須的。有不少方法可以幫你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可以先從“美國存款周”倡導的“定目標、做規劃、自動存”三步曲開始。

~~~~~~~~~~~~~~~~~~~~~~~~~~~~~~~~~~~~~~~~~~~~~~~~~~~~~~~~~~~

國人沒有改掉花錢大手大腳不愛存錢的壞習慣﹐現在嘗到苦果﹐又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根據最新一項對美國人儲蓄習慣的調查﹐過去三年來﹐量入為出並把余錢存起來的美國民眾的數量出現了一個不小的萎縮。

美國消費者聯盟(Consumer Federation of America)的執行董事斯蒂芬•布羅貝克(Stephen Brobeck)說﹐“這讓我們很吃驚。”該機構每年都與美國儲蓄教育委員會(American Savings Education Council)聯合開展此項“美國存款調查”(America Saves study)﹐發現自2010年起﹐願意存款的美國民眾數量呈平穩下降的趨勢。

“我們開始看到一些經濟有所起色的跡象﹐但當經濟走出衰退時﹐家庭收入往往是最後出現增長的板塊。”

該調查在“美國存款周”(America Saves Week)──一項鼓勵人們評估自己儲蓄情況的活動──的前夕發佈。調查發現﹐有66%的美國人會量入為出地生活﹐並把余錢存起來。這一比例自2010年以來已下跌七個百分點﹐而另一些儲蓄類調查的結果也出現了相似的下跌趨勢﹐例如是否有充足的應急資金﹐是否有足夠的錢來養老﹐是否擁有股票投資等。

布羅貝克說﹐造成這種趨勢的關鍵原因在於﹐“當人們失去工作﹐或不能通過加班來貼補家用﹐或從全職工作專為兼職時﹐他們開始動用儲蓄來維持生活﹐導致家庭存款金額不斷減少。”

這一趨勢也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驅動: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美國人的工資水平在下降﹐2011年下跌2%﹔而能源和許多食品的價格又開始攀升。有一點一定要記住:石油價格會推高物價指數。

美國的失業率依然頑固地停留在8.3%的高點﹐僅有的一點點就業增長也都出現在薪水剛過最低水平線的服務行業。此外﹐別忘了我們所處的低利率環境﹐這是扼殺儲蓄的魔鬼。

約有63%的年收入低於2.5萬美元的美國家庭表示﹐他們花出去的錢要比賺的錢少﹐年收入在2.5萬到5萬美元的家庭有79%這麼說﹐而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有59%這麼說。

退休儲蓄不足

在這項“美國存款調查”中﹐只有5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每月為退休而存的錢金額比較充足。這與ING Retirement公司一項類似調查的結果相吻合﹐該調查發現只有48%的美國員工覺得自己在為退休做好準備。ING Retirement管理著超過500萬個員工儲蓄計劃的投資賬戶。

這值得引起警惕﹐因為大量的成年在職者──ING Retirement的調查顯示約有92%──不打算工作一輩子。

ING Retirement公司首席執行長馬麗茲•比姆斯(Maliz Beams)說﹐她注意到近兩年來﹐受訪者的存款金額有所上升。但要記住﹐這些受訪者都是擁有退休儲蓄計劃的在職員工。

比姆斯說﹐“存款餘額在緩慢上升。因生活困難而動用儲蓄的人數有所減少﹐人們還在擔心經濟波動﹐擔心保不住工作﹐但這種擔憂已經開始慢慢消退。”

這些受訪者近兩年來的存款餘額增加了11%。ING Retirement還指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受訪者在消費支出上具有季節性規律﹐夏天花的錢要比冬天多。

定下目標

擁有具體目標的儲蓄計劃最有效果。為度假、應急或孩子大學教育而每月存幾十、幾百美元﹐要比“為了未來存款”的籠統概念讓人更有動力。

不管你收入多少﹐存錢都是必須的。有不少方法可以幫你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可以先從“美國存款周”倡導的“定目標、做規劃、自動存”三步曲開始。

定目標:研究表明﹐一個擁有目標的儲蓄計劃﹐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目標﹐都要比一個泛泛的儲蓄計劃更容易堅持得多。為每月的房貸存錢﹐為孩子上大學存錢﹐為暖氣爐故障維修或汽車故障維修等意外事件存錢﹐這些都是很好的目標。此外﹐還有外出度假等其他一些讓人向往不已的美好目標。

做規劃:研究一下自己的經濟狀況﹐看看如何償還債務﹐增加儲蓄。你應該先還利息高的債務﹐比如利率達到兩位數的信用卡欠款﹐按此順序依次還債。你不能一邊還債﹐一邊又在積累新的債務。

自動存: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提供儲蓄計劃﹐那一定要參與。很多企業的做法是﹐你存一半﹐企業幫你繳納另一半﹐而且利率要比目前任何銀行提供的都要高。另外﹐你應該參與401(k)或其他一些退休儲蓄計劃。除此之外﹐要把每月工資的一部分自動存進一個賬戶﹐如共同基金賬戶或美國儲蓄債券(U.S. Savings Bond)賬戶。你不經手那些錢﹐就不會去惦記﹐至少不會那麼惦記。

跟蹤你的消費和儲蓄狀況。通過信用卡賬單或其他一些記錄﹐看看錢都花在什麼地方了﹐捫心自問一下﹐買的這些東西都是必需的嗎?然後算算自己一共存了多少錢﹐想象一下如果沒買那件毛衣或那瓶昂貴的紅酒﹐現在的存款金額應該是多少。

別一時沖動買下昂貴的東西。給自己設置一個24小時的等待期﹐這樣不但能夠防止買了之後後悔﹐還能避免陷入更深的財務泥潭。

有個小竅門可以控制自己大手大腳花錢:每買了價格昂貴的一杯咖啡、一塊蛋糕、一杯紅酒或一包香煙﹐就把同樣多的錢放進一個餅乾盒里﹐或放在床墊下面。如果你拿不出同樣數量的錢存起來﹐也許你就不該買那樣東西。

把零錢都存起來。真的﹐這是個好主意。每天存五毛錢﹐年底你就有了182.50元﹐每天存一元﹐年底你就額外多了365塊錢。

source:WSJ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勞退新制基金去年慘虧 每人賠三千多 勞退新制基金去年慘虧 每人賠三千多

勞保局從今年三月起將勞退新制基金投資收益分配到勞工的個人退休金專戶,不過受到歐債風爆影響,勞退新制基金虧損多達兩百六十四億元,因此分配到勞工的個人專戶也是呈現負數,平均每個勞工到虧三千多元。

勞退新制基金去年受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去年慘虧兩百六十四億,勞保局會在今年三月底前完成勞工個人的收益分配,依照八百六十三萬選用勞退新制的人數計算,每個勞工的帳戶金額會變成負三千○五十五元。

勞保局勞退金業務處經理薛永芬:『因為歐債的影響,整個投資的環境不是這麼好,所以收益是負值的,分配到勞工個人專戶的時候,結果也是負數。』

不過勞保局強調,勞退新制有保證收益機制,勞工在實際領取退休金時,如果實際分配的收益低於保證收益,將會依法補足。今年的景氣比氣去年下半年稍有好轉,勞退基金監理會粗估到今年二月中旬為止收益數為兩百七十億元。

勞保局提醒勞工,可以利用自然人憑證上勞保局網站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核發金額試算系統」,查詢個人的退休金和投資收益情況。

資料來源:鉅亨網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人口老化嚴重 退休保障及早規劃

面對退休,除了來自子女奉養、政府補助、退休金和保險給付這些主控性低的資金外,該有一部份是來具高主控性的資金。而這也是退休理財的重要一門功課。

~~~~~~~~~~~~~~~~~~~~~~~~~~~~~~~~~~~~~~~~~~~~~~

面對我國人口老化及少子化之社會發展趨勢,預期未來國人於老年醫療、照護與生活費用需求將大幅增加;因此,金管會強調,國人應適時利用商業保險規劃適當保單保障,及早準備退休生活之經濟安全及醫療照護需求。

108年台灣人口負成長

我國人口老化快速,高齡化人口急遽增加!根據統計,民國114年65歲以上人口預估將超過兩成,而進入「超高齡社會」;另外,少子化問題是越來越嚴重,前年、即民國99年我國總生育率已經下降至0.9個子女,而民國108年預估將出現人口負成長!

而人口老化現象也衍生出相關問題。金管會保險局表示,若以民國98年的統計數據來看,65歲以上老人主要經濟來源、仍以「子女奉養」占48%為最高,其次為「政府救助或津貼」之29.6%,排名第三的「退休金或保險給付」為17.3%。

換言之,從上述我國人口老化與少子化之社會趨勢,預計台灣老人未來由子女奉養之占率將逐步下降,必須依賴其他之經濟來源占率將增加。故民眾應趁年輕做好相關規劃,衡量自身之保費可負擔性及人生各階段之保障缺口,以預為準備未來老年退休生活之經濟安全。

保險多 老年保障多


保險局指出,高齡化社會發展趨勢所衍生之各項老年經濟安全議題,主要包括身體機能退化,預期醫療費用支出增加、退休後之安養費用,以及發生疾病或意外導致之長期看護需求等。針對這些情況,民眾可透過「醫療保險」、「年金保險」及「長期看護保險」等來補足保障缺口。

首先,「醫療保險」是彌補全民健保之不足,滿足民眾病房升等、自付醫療費用、器材及治療等之各項費用,透過年輕體況佳時購買醫療保險保障,亦可避免老年時因體況不佳或年齡超過保險公司承保年齡上限而無法購買醫療保險保障。

其次,「年金保險」則可補足民眾因其他退休金給付(如勞保年金、國民年金等)之不足,透過年輕時購買年金保險,在遞延期間累積未來年金給付計算基礎之保單價值準備金,於年金化時點後(如:可選擇於退休時,或某個年齡開始),每年領取年金給付至終身,並搭配原有之退休金給付,而享有較好退休生活。

至於「長期看護保險」,可因應疾病或意外事故傷害,失去日常生活能力所衍生之長期看護需求,此時,被保險人於保障期間內,如符合保單條款所約定「需要長期看護狀態」之情事,保險公司按期給付保險金,可做為請專人長期照顧以及復健費用的補償,讓臥病者活得有尊嚴,家屬有餘力專心工作,家庭經濟的負擔得以減輕。

source:yam Money

呼籲「75歲退休」瑞典總理惹公憤!

那天如果台灣的退休金破產了,這情形會不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呢?

~~~~~~~~~~~~~~~~~~~~~~~~~~~~~~~~

瑞典總理日前表示,每個人都應該工作到75歲,不該在65歲就退休,並呼籲雇主僱傭年齡應在55歲以上;然而這番話立刻在當地引發公憤,許多民眾熱烈討論。

瑞典總理賴因費爾特7日在《每日新聞》(Dagens Nyheter)的訪談中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加重,高福利的養老金制度恐難以為繼,他希望瑞典人考慮工作到75歲,不該期望在65歲就退休。

賴因費爾特也呼籲,人民可在50歲以後轉換跑道,並且希望僱主能樂意雇用55歲以上的員工,直至75歲再退休;更稱:「聘請一名年滿55歲並準備一直工作到75歲的員工,與聘請那些同年齡但準備在未來5、6年裡退休的人相比,那將是一段很長和有趣的勞資關係。」

不過這番話可惹惱了一向以「福利制度」為傲的瑞典人,紛紛對此表示不滿,隨即在瑞典當地引發公憤。據悉,瑞典目前實施靈活的退休制,人們可在61歲時領取養老金,也可以選擇繼續工作到67歲。

source:nownews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以房養老/房子可續住、活越久領越多

金融界人士指出,「以房養老」方案,初期將先在台北市、新北市和高雄市等三地試辦。

至於屋齡、房屋價值及利率水準等方面,相關人士說,目前唯一確定的是抵押的房子「屋齡不限」;但不動產的價值不能太高,初步規劃為一千萬元以下。至於房屋價值上限及利率水準,內政部將與相關單位開會後,才會定案。

究竟那些老人可以申請「以房養老」?將來內政部社會司每年在審核老人津貼時,如碰到不能領老人津貼、但符合申請「以房養老」條件者,例如:手上沒有現金可生活,但名下有不動產且無繼承人等,相關單位就會「鼓勵」或「介紹」這些單身老人申請。

土銀指出,七月一日「以房養老」開始試辦,凡是符合申請資格、且有意申請者,可先向縣市政府提出申請,並在聽取相關人員解釋細節後,再由縣市政府核發證明文件,申請者只要憑相關證明文件到土銀辦理即可。

相關人士解釋,「以房養老」申請者,必須先把名下的房子抵押給政府,以後再就由政府每月撥一筆款項供申請者;至於每個月撥給款項的多寡,是依不動產的估價金額而定。

土銀說,將委託不動產公司估價,並交由精算機構核算後,核定申請者每月可以領多少錢。

以房養老的最大的好處,是申請者不僅不必支付任何費用,以後每月還可以領到一筆錢,就是「把不動產變成動產」;更重要是:可以繼續住在自己的房子裡,而且「活的越久領的越多」。

舉例來說,王先生若在六十五歲時就用名下價值八百萬元的不動產抵押給政府,「用自己的房子養老」;如果他活到九十歲,就一直領到九十歲。但他過世後,當初抵押給政府的房屋將收歸國有,交由國有財產局處分。


資料來源: udn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勞退基金 四年賺249億(看標題也要看內文)

關550萬名勞工退休權益的勞退基金,去(100)年帳面再度虧損,勞退基金監理委員會主委黃肇熙昨(19)日表示,民國97年展開多元投資至今屆滿四年,曾有兩次股災造成虧損,但累積收益仍維持正數249億元,前四年每位勞工約可分配3,069元。

勞保、勞退今天將公布去年全年績效,再與退撫基金比較,三大基金前四年累積收益,僅勞退維持正數,去年即使帳面虧損455億元,報酬率為負3.76%,也遠優於台股大盤負21%,表現亮眼。

黃肇熙昨(19)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勞退基金著重「長期」報酬,而資產配置攸關長期績效優劣,以下是專訪摘要:

啟動多元投資

問:勞退基金這四年來運作情形?

答:勞退監理會在96年底成立時,有別以往放銀行定存,決定啟動多元投資。其中「奠基」是最重要工作,才能在景氣循環和市場波動中,持續穩定運行,因此我們快速完成組織建構、法規制度,打造專業團隊及建構資產配置模擬系統,並率先訂下定期揭露原則。

四年來勞退新制規模每年增加約1,600億元,成長迅速,至今已達1 兆3,049億元,堪稱國內第一大政府基金。

勞退監理會秉持穩健布局,分散風險的操作原則,得以彌平97年金融海嘯與100年下半年因歐債危機及景氣趨緩所引發全球股災的損失,四年累積收益達249億元。其中已實現收益,也就是已落袋為安的收益達625億元,可見相對穩健。

問:歷年表現有無達到預定目標?

答:勞退新制的法定保證收益是「同期間當地銀行兩年期存款利率」,但勞退監理會為確保勞退基金的保證收益不受通膨侵蝕,投資政策書明訂以五年移動平均報酬率,須高於「法定保證收益率加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

收益率超目標

勞退監理會啟動多元投資首年,即遭逢97年金融海嘯,虧損605億元。但98年掌握市場上升趨勢賺進1,118億元,率先弭平虧損,勞退新制基金97年至99年的三年平均收益率3.14%,已高於所訂中長期目標報酬2.75%。

今年元月以來,截至18日台股封關日為止,勞退基金短短13個交易日,收益再度回升逾百億元。顯示出勞退基金的資產配置,發揮景氣下行時有效減少損失,景氣回升時也能掌握獲利機會。

著重全球布局

問:勞退基金的操作策略為何?

答:台股屬於淺碟型市場,波動度較國際主要股市大,因此勞退基金著重「布局全球」,投資各區域,配置不同資產,希望做到國內外兼顧、分散風險,以及收益互補效果。98年開始投入亞太及新興市場。

對國外投資所追蹤的指標也不斷改善求精,過去對股票委任是以MSCI市值加權指數,當市值增加就必須多買,有「追高殺低」的疑慮,後來增加全球基本面指數,以營業額、現金流量、總股息及帳面價值來評定指數成分股的權重,可反映股票基本投資價值。

此外也逐步增加另類投資,包括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商品等,用來分散投資風險。去年首度增加相對報酬的委任。

問:新增相對報酬委外代操的考量為何?

答:勞退基金成長快速,新制基金規模每年成長約1,600億元,舊制規模每年成長也有300億元以上,操作上面臨更大的考驗。

美國最大的加州退休基金高達六成都是相對報酬委任,經探討後了解到,相對報酬貼著指數走,交易成本較絕對報酬低;其次在股市下行時,絕對報酬較穩,但一旦反轉向上,相對報酬反而能達到超額獲利。因此,希望兩者兼具,搭配操作。

美國景氣回溫

問:對今年經濟情勢看法及有何因應對策?

答:今年注意的仍是歐債危機後續發展,目前面臨歐洲各國大選的政治風險,看來並不樂觀,有下行風險。不過,美國出乎預期,看起來有景氣回溫的徵象,包括失業率改善,製造業指數也反轉上升。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udn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何謂以房養老

2011.10.04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因應高齡化社會到來,行政院明年(就是今年了)開辦「以房養老」,初步規劃年滿65歲、無繼承人(無子女)、擁有房地產的老人,將房屋扺押給政府後,依房屋貸款金額,按月領取一筆現金到契約結束。

內政部社會司副司長陳素春昨(3)日表示,內政部已爭取到明年公益彩券盈餘將挹注「以房養老」業務3,300萬元經費,明年「以房養老」確定開辦,將先試辦100個名額,敲定由公股行庫的土地銀行代辦房貸業務。

「以房養老」首年開辦經費有著落,內政部吃下定心丸,近日將組跨部會專案小組,研議「逆向扺押房貸」相關細節。陳素春指出,開辦初期以都會區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縣需求較多,其他縣市符合資格者如有興趣,也歡迎加入。

「以房養老」逆向抵押貸款制度,美國、英國、澳洲、法國和加拿大等已開辦多年,政府確定試辦,老人福利制度明年跨出一大步。

根據內政部初步規劃,將由政府出資,土銀負責代辦手續。凡是65歲以上、無繼承人(無子女),擁有房地產的老人可將房屋抵押給政府後,由政府依房屋貸款金額,折算成20年或30年年金,每月將年金提撥到老人帳戶,等房貸戶身故或房貸期滿,房屋再由政府收回處理。

至於年金給付多少,依老人餘命、房地產價值、貸款成數、利率等估算有所不同,仍待跨部會專案小組進一步研議。官員說,貸款成數、利率估算,若參考國外經驗,可能會根據房屋的價值、借款人的年齡等條件。官員指出,以房養老的貸款成數,通常會比一般的房屋貸款成數低,利率會比一般房貸高。


新聞辭典》以房養老
一般房貸是民眾買房時用房屋做抵押,向銀行貸款,每月繳交房貸利息,房貸本息繳清後,房屋所有權就完全歸屋主。對銀髮族來說,老年時欠缺的是做為生活費的現金,「以房養老」的作法就是反過來,房貸戶以房屋為擔保,取得現金額度,銀行逐期給房貸戶現金,等房貸戶身故或房貸期滿,再處理抵押不動產,取回放款資金。


~~~~~~~~~~~~~~~~~~~~~~~~~~~~~~~~~~~~~~~~~~~~

何謂「以房養老」? 什麼是「逆向抵押貸款」?

(reverse/ lifetime mortgage) 即為提供給高齡者(通常為滿62歲以上)的一種住宅抵押貸款模式。於貸款業者或銀行對欲辦理逆向抵押貸款之資產進行估價後,依申請者之年齡係數,將抵押資產的淨值於計算年齡百分比後,以總數或以每月撥付方式給申請者。每月撥付方式辦理者,期間則至該資產所有人死亡日止。

此逆向抵押貸款之方式猶如將不動產抵押給銀行,由銀行以單次或每個月支付款項,供高齡者生活之需,達到「以房養老」之目的。於支付單次資產淨值總額後,或每月撥付款項至所有人死亡後,該抵押資產則由銀行收回持有。辦理「逆向抵押貸款」的資產,於未來資產增值時,可能可以再次辦理第二或第三次「逆向抵押貸款」,但在某些國家已辦理逆向貸款之資產,無法再辦理傳統型之房屋貸款。

總而言之,此種貸款方式,主要用意是讓只有房子、沒有生活費的老人,可以有錢安享晚年。反向抵押貸款制度已在歐美、澳洲地區推行多年,台灣也打算引進。國外一開始都是由銀行承作,但因人均餘命不斷延長,銀行承擔風險過大,最後多是由政府介入成為最終保證者,才讓制度成功推行。

嬰兒潮世代退休憂慮- 43%不知存多少才能退休

這篇Smart  智富月刊針對嬰兒潮世代退休準備所做退休理財和行為的調查,內容背後所顯示的將不只是即將面臨退休的嬰兒潮世代所面臨的問題,更是廣大的任何世代都將面臨或已面對的問題縮影。

無論現在的你幾歲,對於退休你了解多少? 做了多少準備? 知道該準備多少錢嗎? 退休金該放哪? 做什麼投資最好? 以房養老你能接受嗎? 在在的問題終將是我們要面臨的。對於退休規劃
Are You Ready?

~~~~~~~~~~~~~~~~~~~~~~~~~~~~~~~~~~~~~~~~~~~~~

美國有1/4的「嬰兒潮世代」決定延後退休,台灣經濟比美國好,台灣的嬰兒潮世代會比較樂觀嗎?這個占台灣人口近24%的族群今年開始退休,他們準備好了嗎?他們擔心什麼?理財行為有什麼偏好?會影響到我們嗎?在準備退休金時,他們有什麼迷思值得我們借鏡?

為了解嬰兒潮世代的想法,《Smart智富》月刊與政治大學民調中心合作了「嬰兒潮世代退休行為與認知」調查,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嬰兒潮世代的退休理財需求和行為所做的調查,依照北中南人口分布比率,訪查了1,082位6大都會區、年齡介於46~65歲的嬰兒潮世代,深入這群人對退休議題的想法。

全台所得最高的族群
逾1/4不敢想提早退休

結果發現,和美國的情況非常接近,在問到打算幾歲退休時,有26.4%的受訪者勾選「65歲以上」才要退休,比率超過其他年齡選項,連同勾選「60~64歲」退休的人合計達49.4%;相較之下,只有18%的人「希望愈早愈好」。




▲58.2%即使退休後錢不夠,也不願意賣房
 有別於過去幾項退休調查的答案以「50~59歲」為理想退休年齡占較大比率,與外界「多數人希望愈早退休愈好」的印象完全不同。

針對這項結果,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王儷玲分析,嬰兒潮世代竟有超過1/4的比率打算工作到「65歲以上」才要退休,比率明顯偏高。這顯示比起青壯族群,嬰兒潮世代更務實,比較不敢想提早退休。反映到現實情況,可能是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退休金該存多少,因此不敢想提早退休,而是盡量工作、做到不能做為止


對照美國的現況,有6成嬰兒潮的人因過去3年經濟景氣不佳,使得公司退休計畫、個人投資或房地產紛紛貶值;而因此仍在工作的嬰兒潮世代中,有將近一半想在65歲退休,卻不得不設想只能延後到66~70歲之間退休。

主持過國內退休研究、調查經驗豐富的王儷玲指出,從這次的調查結果看,嬰兒潮世代對退休理財的觀念有些部分相當不錯:

①覺得應該要開始存退休金的年齡,明顯降低

本次調查問到「幾歲開始存退休金最適當」,有高達51.8%的人選擇25~30歲就應該開始。現實狀況是這群受訪者年紀都在46歲以上,代表他們很認同存退休金應愈早開始準備愈好

②6成以上受訪者已在存退休金

③對退休金試算更關心

有60.6%的受訪者表示,關心退休後可以領到多少退休金(包含公務員退休金、勞保退休金、勞保年金或國民年金),比率明顯較其他調查提高。

專家破解4大迷思
趕緊矯正你的退休觀念

不過,仔細分析,這群台灣目前所得最高的族群,對退休和理財,在專家眼中仍有以下4項迷思值得特別留意:

迷思1 退休到底需要多少錢?

6成的人關心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退休金,卻有42.7%的人不清楚退休前該存到多少錢才夠退休後使用!而且是年紀愈大者,比率愈高。

王儷玲指出,大部分人關心退休問題,想知道可以從勞保年金、國民年金領多少錢,但是,「對(退休金)不足度的缺口卻沒概念」。這顯示政府近年來不斷呼籲勞工提撥薪資到勞退年金帳戶、要無收入者繳納國民年金,但是對於個人退休金缺口不足的部分卻欠缺進一步建議,例如民眾該怎麼算退休金準備缺口?如何挑選合適存退休金的工具?這部分的教育明顯偏低。


迷思2 退休後每月1∼3萬元就夠開支?

關於「退休後,每個月基本生活開銷約多少?」有54.7%的人選擇1~3萬元,甚至有12.7%認為每月1萬元以下就夠了!

這樣的金額真的足夠嗎?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祕書長劉凱平指出,這明顯過於低估!

王儷玲則根據主計處2009年度家庭收支調查分析結果中65歲以上家庭每戶的消費支出,算出每戶每月平均支出約3萬5,000元,這應是貼近國內65歲以上人口的消費水準。

如果再加計通貨膨脹與醫療開銷,費用只會愈來愈高,可是大部分人卻認為每月只要1~3萬元就足夠,再次凸顯嬰兒潮世代對於如何算退休金需求、如何準備缺口,並不清楚。

迷思3 退休金放定存最穩當?

受訪者中6成的人自認理財算是成功,卻有59%的人選擇以定存或儲蓄,累積存退休金,占比最高,第2名則是股票占31.6%。

對此,中華民國證券投信投顧公會祕書長蕭碧燕指出,嬰兒潮世代知道退休金要愈早開始存愈好,但不等於他們做得到!因為調查中,雖有逾6成的人已經開始存退休金,但是這群人用股票(31.6%)、基金(26%)存退休金的比率明顯較低,大部分還是選擇定存或儲蓄,做為工具。

依照目前定存利率這麼低的情況,除非他們收入很高、儲蓄率也很高,否則一般薪水階級想要靠儲蓄存夠退休金的機率,恐怕不高。

劉凱平也指出,台灣仍有許多「理財文盲」,即使知道退休規畫很重要,卻選擇定存或儲蓄做為退休規畫工具,長期下來累積資產的效果有限,這是最錯誤的理財方式。

如果再進行交叉分析,會發現年紀在45~54歲的人選擇股票的平均比率只有29.7%,55~65歲的「準退休族」竟有33.4%選擇以股票存退休金。王儷玲分析,這凸顯出另一個不合理的情況:愈接近退休年齡的人,理財工具選擇理應更保守。


這個數據代表台灣有一群死忠的散戶,喜歡在台股中殺進殺出,企圖以小搏大,可是這樣的做法並不利於退休金的累積。

迷思4 自住房無論如何都不能賣掉?

當被問到:「萬一退休金不足時,願意賣掉自住的房子換現金嗎?」竟有58.2%的受訪者不願意,只有39.6%的人願意賣房子籌退休金。

經過交叉分析,年紀愈大、學歷愈低的人,愈不願意賣房子。至於他們明知退休金不足卻還不願賣房子的理由,第1名是「總要有棲身之所」,占59.2%;甚至還有12%的人是為了要把房子留給小孩,是排名第3的理由。

相反的,願意賣房籌退休金的人,年齡較輕且學歷明顯較高,並以居住在大台北地區的人意願最高。

主持這次調查的政治大學統計學系副教授鄭天澤指出,年紀愈大,「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愈重,這個調查結果並不讓人意外。至於台北人賣房換現金的意願最高,顯示大台北的房價增值最多,其他縣市房產價值遠低於台北;這或許也是其他縣市受訪者比較不敢賣房籌退休金的主因,因為即使把房子賣了,可以拿到的價值也不多。

不過,隨著平均餘命延長,長壽風險愈來愈大。專家們都認同:萬一退休金不足,除了延後退休年齡外,把房子賣掉,或是考慮換更小的房子,用房子「轉」出更多現金,是降低退休金準備壓力的好辦法。


【延伸閱讀】我的退休金還差多少錢?

到底該怎麼預估退休金?一般可以透過以下3步驟,算出參考金額:

步驟1:預估退休後花費

每月開銷建議以退休前薪資的7成估算,如果生活欲望不高,也可以抓更低的替代率。不過,在計算時,要考慮①通貨膨脹率,目前可用2%估算。②國人的平均餘命,目前男性零歲平均餘命為76.15歲,女性零歲平均餘命為82.66歲。

步驟2:計算自己能領多少退休金

一般上班族有勞保年金與勞退年金可領,若需詳細計算,可到勞委會網站試算:①勞保老年年金www.bli.gov.tw/cal/oldpay.asp;②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勞退年金web.cla.gov.tw/trial。


步驟3:算出已備與應備的資金缺口

將前述考慮通貨膨脹計算出來的退休後每月生活費,與可領到的勞保與勞退年金相減,即可估出必須要由自己準備的退休金缺口。記得,如果不幸失業或是被迫提早離開職場,未來可以從勞保與勞退金領到的月退金可能降低,自己就得存更多退休準備金才夠。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存退休金打三呆 讓財富不縮水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面對新的一年,若想打算努力存退休金,壽險業者提供「打三呆」策略,強調除了持續開源節流,更要打破呆儲蓄、呆投資及呆知識,讓財富不縮水,為自己建構富裕的退休生活。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與少子化趨勢的影響,退休規劃已成為國人必需正視的問題,而存退休金是一場耐力賽,想要持久規劃累積,蘇黎世國際人壽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衛志雄認為,可從企業經營策略中學習,因為企業經營首重長期穩健,需檢視企業體質並活化資產,更需打掉呆滯的資產、設備和廠房,而國人存退休金同樣重視長期累積,定期檢視目標進度,退休規劃必須破除三呆觀念,以預約富裕的退休生活。

打破「呆儲蓄」 慎選投資工具



養成儲蓄是好習慣,也是累積退休金的基礎,但若使用過度保守的退休規劃工具時,將導致退休金累積速度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讓錢越變越薄。目前國內1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大約只有1.3%,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台灣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所衡量的通貨膨脹率來看,過去20年平均不到2%,從長期趨勢來看,投資基金20年下來的平均報酬率超過8%,建議可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做退休理財規劃工具並打敗通貨膨脹。

打破「呆投資」 適時轉換標的

投資工具種類繁多,風險與報酬差異頗大,投資時點也將影響投資成效。許多投資人長期投資基金放著不太理會,在突然出現股災才開始緊張,眼看著原來的獲利變成賠錢,最後被迫長期投資。

衛志雄指出,若只懂進場投資不容易有好的獲利空間,建議還須輔以定期檢視、適時調整投資標的並設定停利與停損建議國人可透過變額年金進行規劃,優點是保險公司已先篩選優質基金做為投資連結標的,且每一保單年度內,提供數次免費轉換的服務,保戶可自主變更投資標的,把握投資績效。

打破「呆知識」 了解理財工具

想成功累積退休金,除了養成投資習慣外,也需花時間了解金融理財工具,充實退休理財知識,建議抽空注意重要財經新聞,或參加投資理財講座都是入門的方法。此外,更應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與投資屬性,隨著人生階段與風險屬性進行資產配置,舉例來說,社會新鮮人可選擇積極型投資標的,長期投資以獲得較高的長期報酬;至於接近退休年齡者,則應採用保守型投資標的,以獲得可預期的固定收益。

衛志雄建議,在領完年終獎金後,不妨提撥部份金額儲存退休金,投資環境變化無法精準預測,只要找對工具透過長期持續的累積,哪怕每月只有5000元,只要多花心思,時常檢視資產配置與分散風險,也能順利達成退休夢想。

資料來源: yahoo 理財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南韓國家退休基金擬增加國外投資 瞄準房地產、證券

Money DJ:

Yonhap News報導,南韓國家退休基金(National Pension Service,簡稱NPS)主席Jun Kwang-woo 16日在接受專訪時指出,NPS計畫在今(2012)年提高國外資產的投資活動,目的在拓展、分散旗下的投資組合。他表示,該基金在國外主要是投資房地產、證券等資產。

Jun表示,雖然整體經濟環境欠佳,但NPS仍取得超過350兆韓圜(3,047億美元)的退休儲蓄金。根據NPS數據,截至2012年1月12日為止,旗下受託的退休儲蓄金較2010年底的324兆韓圜增加了超過26兆韓圜。市場預期NPS的資產規模很快就會超越荷蘭的ABP,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退休基金,主因ABP可能會在歐債危機的衝擊下陷入虧損。

Jun指出,過去三年以來NPS的投資報酬達到63兆韓圜,而2009-2010年期間的平均年報酬率更是達到10.4%,遠超出過去的6%。Jun表示,NPS改變策略,由低報酬的債券轉而投資國外較具風險的股市與房地產,是報酬率提高的主因。NPS將會繼續投資國外非金融資產,例如房市與社會開發計畫。


全文網址: MoneyDJ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新年新計畫 退休儲蓄要堅持

2012年,許多與退休帳戶有關的規定將有所改變,例如401(k)帳戶提撥上限將調高、比較容易獲取401(k)帳戶費用的資訊等等,不過,每個人本身的儲蓄與投資能力才是將來能不能安享退休生活的關鍵要素。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網站列出12個新年度打理退休計畫的訣竅。

1.新年度裡多存500元。可重新設定401(k)自動撥款,每月多放42元。依規定,2012年的401(k)、403(b)提撥上限增加500元、至1萬7000元,年滿50歲者則可多提撥5500元。邁阿密理財業者Lubitz金融集團理財規劃專家亞倫.金認為,把錢花掉以前,按月多放一些錢到退休帳戶可以積少成多,很有幫助。

2.別放棄401(k)搭配款。如果受雇的企業提供401(k)配合款,務必要自己先提撥足夠的錢、以便取得雇主配合款。例如,您年薪5 萬元、雇主配合款相當於年薪的3%,如果能全額拿到配合款,退休帳戶就會增加1500元。

3.善用退休儲蓄的稅賦優惠。退休儲蓄的稅賦優惠種類很多,在2012年,401(k)帳戶可延稅的金額上限為1萬7000元、IRA則是5000元,一旦年滿50歲,便跳增為2萬2500元、6000元;參加退休計畫的低所得者另有優惠,單身年薪不到2萬8750元、一家之主不到4萬3125 元、或者夫妻年薪不及5萬7500元,可申請退稅,額度是單身1000元、夫妻2000元。

4.放一些錢到Roth帳戶。包括Roth 401(k)及Roth IRA,年輕或者稅基較低的人更應該這麼做;這類帳戶無法立即提供稅賦優惠,但可以在您退休前較容易取得帳戶裡的錢、退休後的提款彈性也較大。以前,從傳統401(k)或IRA帳戶將錢轉放到Roth帳戶設有所得上限10萬元,該限制已於2010年解除。

5.緊盯401(k)帳戶的費用。勞工部定明年生效的新法規讓人們可較輕易了解401(k)帳戶的費用資訊,因此,要留意明年401(k)信件、想辦法讓費用金額降低。新年度每季收到的帳戶明細表將包括被收取的帳戶費用細節,不妨拿其他同類基金的收費標準一一比較,如果發現所投資基金的收費過高,可開口詢問雇主。

6.轉存退休資金須盡可能避免罰金。如果想從401(k)帳戶把錢轉放到另一個退休帳戶,最佳方式是請前任雇主將錢直接轉入IRA帳戶、或者新雇主退休計畫內,如果前雇主直接把退休金支票開給你,那麼,帳戶結餘金額的20%將預扣為所得稅,而且,一旦沒有在60天限期內將那筆錢存入新帳戶並補上被預扣的20%,您可能被課稅和課收罰金。

7.重新配置帳戶裡的投資組合。今年股市變化無常可能已使您帳戶的理財佈局大亂,不妨利用新投入的資金購買被低估的投資標的、或者賣掉一些表現不錯的股票,直到達到預期的配置目標為止。

8.善用理財諮詢。2012年起,勞工部將准許401(k) 或IRA帳戶管理機構對帳戶持有人提供理財建議,大家應善加利用。

9.記住提領最低金額退休金。年滿70歲半者,必須依規定每年從傳統IRA和401(k)帳戶提領最低金額,如果未遵守,必須依該最低金額的50%繳納罰金。

10.重新考慮退休年齡。並非人人都適合65歲退休。加州理財業者Dan Goldie公司總裁古迪表示,有些人檢視過自己的財務狀況後發現,如果65歲退休將沒辦法好好過日子,就該考慮多工作幾年,這麼一來可多存一些錢,而且能延後提領社安金的年紀,提領金額將隨之增加。

11.盡量存儲意外之財。每當有多出來的收入,如年終獎金、退稅等就該存到退休帳戶裡,未雨綢繆。

12.聽聽退休人士意見。與已經退休的人談談,可以知道哪些事情是他們在退休前及退休初期該做而沒做的,藉此自我警愓借鏡,打造安心的退休生活。(資料來源)



退休知識小學堂:

401k退休福利計畫是美國於1981年創立一種延後課稅的退休金帳戶計畫,美國政府將相關規定明訂在國稅法第401K條中,故簡稱為401K計劃。美國的退休計劃有許多類,像公務員、大學職員是根據其法例供應退休金,而401K只應用於私人公司。計畫是自願性質,勞工可依其個人需求自由選擇政府核准過的的個人退休金計劃。內容為要求雇員定期撥金錢至個人的退休計劃,同時公司將撥部分資金至每位雇員的401K,直到雇員離職。而雇員可自行決定撥錢的數目多寡。


401K計劃由勞工僱主申請設立後,雇員每月提撥某一數額薪水(薪資的1%~15%)至其退休金帳戶。當勞工離職時可以選擇將其中金額撥往一個金融機構的401k帳戶或是新公司的401k帳戶。


401K投資項目頗多可以自由選擇,可以是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保證產品(美國稱GIC,香港強積金條例稱保本基金)但並非該帳戶所有錢都可以用於投資,每年美國國稅局會規定可用於投資上限,如2007年時是上限15500美金. (維基百科)

調查指加國人擬65歲前退休

以下這份是加拿大的退休調查報告,讀完後,你會發現,其實無論那個國家,現代人對於退休的年齡,愈年輕的世代是愈"希望"早點退休。只是現實的生活卻是對退休規劃完全沒有概念。


一生中,你什麼時侯才開始為自己的老後生活規劃呢?


30歲前為生活而享樂著,存款簿的數字只是玩樂的指數;30~40歲為買樓房車日夜奔波,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才存夠房子的頭期款;40~50歲的 10年為小孩的教養及教育操煩,賺的薪水扣除房貸、車貸、教育費、教養費還有多少能為自己想;在邁入 50歲後,才驚覺 退休 二字離自己愈來愈近.....

~~~~~~~~~~~~~~~~~~~~~~~~~~~~~~~~~~


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跨越三代的加拿大人都希望在65歲前退休,但財政上是否準備好?根據《道明退休年齡報告》(TD Age of Retirement Report ),加國人預期退休年齡平均是61歲,而較年輕者更有意提早退休X世代(年齡31至46歲)計劃的退休年齡平均是60歲,而Y世代(年齡25至30歲)則希望59歲退休。但接近六成(59%)受訪加人表示,他們的家庭財務資產少於10萬元

據道明宏達理財優惠投資經紀(TD Waterhouse Discount Brokerage)亞洲業務總監鍾穎輝表示:「只有採取必須步驟,才可以達到提早退休目的。研究顯示,許多加國人認為他們的財務狀況未符合退休所需,但其實這並非必然的。只要願花點時間做規劃,包括周詳的財務計劃和有紀律的長線投資,提早退休將是個可行選擇。您可以投資於不同的儲蓄工具,包括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或免稅儲蓄賬戶(TFSA)。」

雖然加國人預期61歲退休,但他們可能未考慮到底需要多少儲蓄及投資,才能負擔退休後的生活。事實上,逾半(53%)嬰兒潮一代(今天47至64歲間)和62%的X世代表示,他們的家庭財務資產少於10萬元,這不包括公司退休金、人壽保險和房屋淨值。16%加人表示,他們沒有任何類型財務資產。

宜盡量減低大額債務

鍾穎輝表示:「為確保退休的黃金歲月過得優游,盡早開始為退休儲蓄,非常重要。如果您在工作早期就開始供款,退休儲蓄工具例如註冊退休儲蓄計劃確實發揮很大作用。定期供款和複式增長的效益,能令儲蓄隨著時間不斷增長。

他續說:「如果已接近退休年齡但沒有多少儲蓄,也毋須氣餒,不妨尋求顧問協助,制訂切合實際的目標及步驟。」

談到退休,加拿大國民另一重要考慮因素是債務。幾乎一半加人(44%)預期退休時仍會負債,其中十分一(13%)相信退休時仍有大額債務。加國民眾預計退休時仍有的債務主要是消費債務(57%),其次是房貸債務(48%)。

鍾穎輝又提議:「如果您仍有大額的債務,應盡可能在停止工作前減低債務。」

冀退休後體驗新事物

一如所料,大多數加國人預期退休後能輕鬆地享受生活,或嘗試新的事物。只有15%加人表示,計劃在健康許可下繼續工作。對近一半(47%)加國人而言,退休代表他們可逐漸放慢步伐,撥出更多時間與親友享受生活。38%加人更認為,退休後正是好時機,去發掘興趣及體驗新事物。

《道明退休年齡報告》由Environics Research Group通過網上調查收集而成。該調查於2011年11月22日至12月2日進行,在25至64歲未退休的加國人當中,一共收到1,006份完整的調查資料。(資料來源)

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5年級生退休靠自己》300萬 5年滾出千萬財

2012-01-07 01:31 工商時報

 我從學校一畢業,就進入一家市場上久負盛名之大企業,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得到長官們的肯定,所以薪資也跟著穩定增加,至今已30個年頭。

 這幾年開始和先生規劃退休後的日子,我們希望退休後生活除了不要造成子女的負擔外,最好每年還可以出國玩一趟;為了有體能實現這樣的夢想,我們開始著手調整生活作息、飲食方式並持續運動。

 之前我們以為只要每個月存錢,再加上公司及勞保退休金合計有1,000萬元,放在定存應該夠用了,但這10年來不僅銀行利率逐年降低,物價還節節高升,壽命的延長不僅可能讓退休生活打折扣,更可能讓貼心的孩子們為了支持我們過較好的日子而放棄部份的理想,何況經過金融海嘯後,工作上嚴峻的程度超乎過往,為了可以維持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且可以給予子女畢業後的支持,想趁仍有工作收入時在理財上多作些努力。

 最近2年,有感於自己與先生在規律生活下,身體狀態可維持一定水準,退休的日子可能會比想像中長,且子女都在念大學,希望透過理財健診,規劃因應長期退休生活及在5年內可多存100萬支持子女未來發展。

 我們現有已存了300萬元現金,在現有的投資工具中,股票不但不易懂且風險大,所以並未列入考慮;至於儲蓄險利息少,年期又長,超出工作年數,也被我們剔除。目前有很多人都用投資共同基金作為理財工具,但種類繁多,也可能面臨外幣匯差的情況,所以我們想請教專家該如何規劃?

 理財健檢-債為主、股為輔 攻守俱佳

 ■精宏投顧業務諮詢經理陳威彤:

 類似賴小姐存滿1,000萬做為退休金準備是普遍的上班族的心聲。我們可以初算一下,未來勞保退休金加計公司的退休金約有500萬元左右,若賴小姐目前存款有300萬元,也就是還有200萬元左右的理財缺口。

 由於利率處於低檔,300萬元存款做為退休準備必須先注重風險。以賴小姐所考慮的基金為例,債券型基金就是這筆資金的核心配置標的。

 國內債券型基金收益率低,所以部份可考慮將國外公債、投資級公司債等納入組合以提高收益,並注意多元化的幣別配置,降低匯率風險,若能追求每年4%的低風險收益,300萬元的資金到5年後退休時,應可增加到約365萬元,離目標還差約135萬元的缺口。

 為強化整體收益,建議賴小姐利用還有5年的工作時間,以定時定額買股票基金提存增強化收益。若以每月2萬元定時定額買股票基金,5年的提撥本金約120萬元,運用市場波動平均每年15%報酬,120萬元的本金可能提高到5年後174萬元的價值,如此退休準備1,000萬元的退休金規劃,將更為具體。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為了退休準備的金融理財,一定需注意風險管理,上述建議作法首重風險分散,也就是說,若能未來5年都將風險放於第一個考量,5年後退休,對整筆退休金的理財風險管理將更為熟悉,畢竟退休金是努力一輩子才產生的積蓄。

文章來源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65歲退休?年薪須超過7萬

這是美國的數據.....但要思考的是......


雖然兩地國民所得不同、生活型態不同、消費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個人都會老,都要面臨退休那天的到來,更希望擁有足夠的財力再退休。但,存錢的速度總跟不上年紀成長的速度,更不想老了還要工作..除了擔心,害怕,還能怎麼做?

~~~~~~~~~~~~~~~~~~~~~~~~~~~~~


編譯中心波士頓10日電


市場觀察網站(MarketWatch)10日引用最新的研究報告說,許多美國人可能必須工作到70幾歲,甚至80多歲,才能夠維持退休生活。

員工福利研究所(EBRI)的研究報告顯示,低收入者情況最慘,年所得不到1萬1700元的人,必須工作到84歲,有九成人才有50%的機會能夠維持退休生活。

年所得1萬1000元到3萬1200元的人,必須工作到76歲,才有50%的機會能夠應付退休生活的基本開銷。年所得3萬1200元到7萬2500元的人,必須工作到72歲。

年所得超過7萬2500元的最高收入階層,可以在65歲停止工作,就有50%機會可以應付退休所需。

要怎麼樣才能確保擁有足夠財力以安享退休生活?以前如果退休積蓄不足,可以增加儲蓄、採用更激進的投資方式,或是延後退休。不幸的是,至少對不屬於最高所得階層的人,年滿65歲以後還繼續工作已成為現實必要。

退休計畫專家尼爾森(John Nelson)說,對於所得較低的一半人口,把退休年齡從65歲延到69歲,影響非常深遠,滿足退休所需的財力可以因此從25%提高到50%。

EBRI的研究顯示,擁有還有市場需求的技能,也能夠繼續工作的人,有許多早就過了65歲還不退休。在2009年,65歲以上的美國人,有17.2%還在工作。

這些銀髮族約有1420萬人(占老年人口的36.7%)的家庭,在2009年擁有工作所得,而這種所得的中位數為3萬2330元。相形之下,全美家庭工作所得的中位數為其將近1.6倍,達到5萬971元。

事實上,年逾65歲還繼續工作已不新鮮,新的通則是這些銀髮族除了本職,還想找第二份差事以增加收入,許多人也尋求在家裡工作的機會。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65歲退休?年薪須超過7萬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勞工退休及基金管理、運用制度之說明

日期:2011-07-08

近年來勞工退休基金累積速度非常快速,加上勞委會明年改制為勞動部,有關勞工退休基金監理、運用的組織有所調整,因為勞工退休基金之監督、管理及運用制度攸關勞工退休生活的安定,不僅勞工非常關切,勞委會更是抱持兢兢業業的態度進行規劃與執行。值此制度改制之際,勞委會認為應詳細介紹勞工退休相關制度讓勞工對於自身之權益更加清楚、安心。

依據世界各國經驗,關於勞工老年生活保障,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社會保險年金給付、企業退休金及個人儲蓄。我國勞工第一層之退休生活保障,亦即勞工保險,歷經多年努力推動年金化改革,於97年完成勞工保險條例修法,勞保年金每年所得替代率為1.55%

至於第二層企業退休金制度之保障,勞委會鑒於73年施行之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勞工須在同一事業單位工作達退休要件,始有退休金請求權,往往難以成就退休要件,無法領得到退休金,為解決此一困境,依據民國90年8月25日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經各政黨與勞資雙方溝通與協調之共識,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下,改採可攜式之勞工退休金制度。自94年7月1日施行之勞工退休金條例(勞退新制),勞工領取退休金之工作年資採計不再以同一事業單位為限,勞工每一工作年資,雇主均須為其提繳退休金,將過去不確定之退休金期待權,改為確定提撥制,國家並提供保證收益之保障,以確保勞工老年所得經濟安全。

如以每年薪資成長率1%、勞工退休基金投資報酬率4%、平均餘命20年之假設前提下,勞工工作年資35年之退休金所得替代率約為27.4%,合計保險年資35年者之所得替代率(54.25%),勞工退休時所得替代率已可達81.65%。另為建立更完整的退休生活來源之保障,勞工亦得自願提繳退休金,並享有賦稅優惠。

為辦理勞工退休基金之審議、監督、考核等事項,目前設有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由勞資政學共同組成,其中勞工團體推薦之勞工代表與專家學者人數,超過二分之一委員席次。有關勞工退休基金之年度運用計畫,均應提報監理會審議通過。

未來勞動部成立,將採監、管分離制度,由勞動部下設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提升監理單位的位階,直接監理業務,彰顯對基金風險管理的重視。勞動七大基金則統由勞動基金運用局管理、運用,未來勞動基金運用局也將沿襲體制,透過內部控制、風險控管及獨立稽核機制,確保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則透過法令、運用計畫、資產配置、委託經營績效、預決算等監理,確保基金管理妥適。

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議也會沿襲過去體制,由勞資政學代表定期開會監理業務,各方意見均能表達,無損監理功能。目前勞委會定期向監理委員會議報告的基金收支概況、年度運用計畫、年度稽核計畫、退休金欠費註銷等業務,仍應提報委員會議審議,委員職權並未減少。將來各勞動基金的年度運用計劃均會提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後,才能據以辦理,監理功能不變。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  

勞退基金 今年大虧670億

2011-12-30 00:59 工商時報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不景氣,勞退基金操作績效也大受衝擊。根據勞退金監理會公佈的最新績效統率,從去年12月底至今年11月底,新舊制勞退基金帳面虧損合計670億元,是僅次於金融海嘯時期的低點。

勞退基金分為新制與舊制基金,去年12月底合計獲利190億元。新制基金至今年11月底運用規模為7,318.37億元,虧損數為265.78億元,收益率為-4.1%。至於舊制基金規模為5614.63億元,虧損214.33億元,收益率為-3.97%

勞退基金正式投資台股迄今三年,可說驚濤駭浪不斷,甫開始投資就遇到全球金融海嘯,現在又遇到歐債風暴,去年12月勞退基金帳面上還有190億的收益,相隔不到一年,卻迅速虧損480億,一來一往間,就蒸發了670億元。

勞退基金監理會副主委劉麗茹指出,今年歷經中東政治動盪、日本震災、歐債危機、美國信評調降等多種考驗,金融市場動盪,到11月底,MSCI全球股票指數自年初以來下跌7.16%、新興市場下跌18.5%,台股跌幅更高達23.05%,勞退基金績效難免受國內外市場的衝擊,只能透過穩健配置讓傷害程度降到最低,整體績效表現仍優於大盤。

劉麗茹說,勞退基金從民國97年開始多元投資迄今,基金已經彌平金融風暴及今年股災受創,總收益共為224億元,已實現收益數是648.33億元,其中包括今年已實現收益99.03億元,若依此數字估算,今年「已實現收益數」的收益率為0.82%。

勞退基金操作績效不理想,對此,劉麗茹解釋,勞退基金有保證收益率,也就是兩年定存利率平均數,因此,即使勞退金操作虧損,勞工帳戶不至於完全沒有收益,但為避免收益率趕不上通膨腳步,勞退金監理會仍會努力提高收益。此外,勞退基金目前虧損多屬未實現收益,也就是還沒有賣掉投資,只是先以會計準則進行評價,一旦台股表現好轉,有信心轉虧為盈。

資料來源

新聞辭典-相對報酬VS.絕對報酬

2012-01-02 01:06 工商時報 【薛孟杰】

政府基金必須定期公布操作情況,多有績效壓力,目前包括退輔基金、勞退基金、以及勞保基金等,透過委外操作投資國內股市,多採絕對報酬制。

所謂絕對報酬制,就是由政府基金監理會明訂每檔投資操作績效目標值,要求業者一定要達成,如果不能達成,就要收回資金或者喪失下一梯次申請委外投資案的資格,以資懲罰。

勞退基金去年首度採用的相對報酬制委外,是由基金監理單位指定業者投資某一群股票,並要求業者績效必須超越這群股票的績效再加上一定的成數比例。

例如,勞退基金100年指定代操業者追蹤「就業99指數」,就是指接受相對報酬委託案的代操業者,只能購買就業99指數中的99檔股票,績效目標則是以就業99指數績效加計0.5%到5%不等。

若採絕對報酬制委外,通常達到績效目標即採保守操作策略,大盤下跌時進場更保守。但若採相對報酬制,代操業比較不受大盤下跌壓力,甚至會逢低承接,比較適合大盤跌深時代操策略。

目前就業99指數中的股票,包括國泰金、富邦金、中華電、台積電、友達、矽品、中壽、日月光等,主要是國內金融業與半導體業居多,這些企業多因創造就業有功,因此入選就業99指數,也成為勞退基金相對報酬委外投資案優先加碼的投資標的。

資料來源

苦!逾60歲才能退休 占43%

2011-12-29 01:03 工商時報

全球人壽發布「退休議題大調查」報告,全體受訪者有3成以上已經開始準備退休金,但大部分的人退休規劃最大的困擾是「沒有多餘的資產為退休金作準備」,約占5成以上。

壽險業建議,民眾可提早規劃,年金險、美元增額終身壽險、美元還本終身壽險都是退休規劃的好幫手。

全球人壽調查是在10月針對全台灣1,000位29~59歲男性及女性電話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全體受訪者中,期待在60歲以上退休者約占43%,其次分別為55~59歲(20.9%),以及50~54歲(16.5%),71.7%已經具備退休規劃作的想法。

進一步分析這些對退休規劃已有具體行動者,48.5%表示在34歲以前便開始準備退休金,60.7%表示在40歲以前已開始採取退休準備,目前採取的退休理財工具則以保險最多(78.3%),其次為定存(53.1%)與基金(51.6%)。

全球人壽表示,首波戰後嬰兒潮世代屆齡退休,將帶來一股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密集退休潮,退休規劃不嫌錢少,只怕時機太晚,只要民眾及早開始,並尋求專家的協助,就能以有限的資源做好作完善的資產分配。

全球人壽建議,退休理財要掌握「及早規劃、及早準備、及早投資」三原則中產階級在退休前,平均可以3成或更高比重的月薪,透過存款、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等方式達到退休後所得替代率至退休前的5~6成,約3~4成缺口要靠個人退休規劃補足。

最好的方法,是透過年金險的規劃,將長壽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讓自己活得愈久,領得愈多,抵抗長壽風險,也滿足退休所需。

三商美邦人壽針對退休族,於元旦推出「美年昇美元終身保險」,特色是繳費期間短,生存保險金與保險金額會隨時間遞增,適合喜歡短期繳費,又想早點開始每年領回生存保險金的民眾。

「美年昇美元終身保險」繳費期限分成2年跟6年。保額自第1年度起,每年增值5%,至20年度止,讓保障1倍變2倍。生存保險金領回自第2年底開始,領取基本保額的2%,並以每年1%的幅度每年增值至第20年度止,民眾於第20年後,每年可領取基本保額的20%至終身。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建議,美元增額終身壽險可持續累積保額,也可放入退休規劃,以第一金人壽的加倍滿溢外幣增額保單來看,投保6年後,保額增為10倍,不必擔心將來保額不足,適合需要高保障的退休族。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參加退撫基金人數 (100/10)

截至100年10月底止,參加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之機關學校總數為7,732個,參加之總人數為631,545人,各身分別人數及比例

資料來源:公務人員退撫基金

要相信政府 還是你自己

簡單來講, 不是沒有問題, 而是將已浮現及潛藏的問題留給"未來"~~我們的下一代及我們年老時再解決..政府能做的就是如果你還沒退休, 那就請你再多繳點錢(給已退休的人領) , 然後再多工作個10年再退休吧.. 

~~~~~~~~~~~~~~~~~~~~~~~~~~~~~~~~~~~~~~~~~~~~~~~

退撫基金收入仍遠高於支出,不會影響參加人退休權益

針對媒體報導退撫基金將面臨收支不足及破產乙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退撫基金至今(100)年9月底止,其總收繳金額累計達新台幣(以下同)6,689.3億元,退休撫卹之累計總支出金額為2,714.7億元;此外,歷年來退撫基金整體營運結果之已實現收入已達1,217億元,基金總收入遠高於總支出。

至於媒體報導精算所推估發生破產之年度部分,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退撫基金每三年會作一次精算評估,精算時,均會就一些影響因素設定假設條件,據此推估與模擬其因素變動對基金收支的影響。而外在因素的變動也會影響假設條件,一旦假設條件改變,精算結果也會不同。基金如果不足支付,退撫基金會檢討調整繳費費率,且銓敘部為因應國內人口結構逐漸高齡化,業已修正公務人員退休法,公務人員支領月退休金之條件由原75制延長為85制,由於退休年齡延後,相對支領月退休金的時間縮短,並於今年1月1日起施行,另教育及軍職人員也同時修正相關法規,現均在立法院審議中,以上透過退休制度之改革,對於退撫基金之財務是有重大改善。

資料來源: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

民國120年

故事就從這篇開始~~~~


今周刊 777期(2011/11/9)

想有一天,台灣每4人就有1人超過65歲,勞保、公務員退休金破產、房地產崩盤、年輕人將被加稅與國債壓垮……這不是危言聳聽的預言,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經濟不振、稅收不足、財政惡化、債務破表,這是未來20年,台灣即將面對的四大地雷。屆時,國家債台高築、老人領不到退休金、年輕人必須承受劇...

民國一二○年的這一天,我四十八歲,忽然感覺,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不管是哪一個世代,都正被趕盡殺絕!對未來充滿了失望與憤怒!

透過電視畫面,我看到念大學的兒子走在示威遊行的隊伍中。這場遊行的主軸,是抗議政府日前宣布的加稅措施──經過連續三十三年財政赤字之後,「一次到位」的劇烈加稅,正要落在我們肩頭上。

這場景依稀相似,在我年輕的時候,希臘人面對財政破產,政府展開加稅和緊縮措施,當時的希臘街頭就和今天的台灣差不多,以前我還在罵希臘人「這些不長進的傢伙」,沒想到今天我們竟然淪落到和希臘人一樣的悲慘下場。

這次加稅的直接受害者是我,本來我才應該走上街頭高喊抗議,但我實在沒有辦法請假,這個年頭的台灣百業蕭條,勉強還能有一份工作已經是萬幸了,哪敢隨便請假。再說,自從勞保基金宣布破產,老爸的勞保年金停發,日常生活也得完全靠我供養。

我的薪水和台灣經濟成長率一樣,好多年都沒有增加,現在,更是一天都不能少賺。

昨天,退休十年、七十歲的老爸竟然自己跑去找工作,巷口便利商店的店長和他算是老朋友了,但就算老爸懇求半天,對方還是不答應,理由是「現在年輕人薪水很低又好用,沒必要找老人。」經濟不振、就業困難,年輕人現在只能擠在相對低階的勞動市場,和老人爭搶低薪工作。

找工作碰了釘子,老爸大概有點失落,走在回家熟悉的路上,竟然被凹凸不平的人行道絆倒受傷。話說回來,這條人行道也太久沒有人來好好整修了,政府窮,窮到連基本的生活環境也照顧不了,「辛苦了,五八○萬生活在台灣的老人!」我心裡不禁這麼想著。

台灣總共有五八○萬名老人,這個數字實在夠嚇人的,以前媒體老在嚷嚷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沒想到這一天真的來了,滿街到處可見老人,年輕的工作人口越來越少了,難怪國家經濟力愈來愈差,連勞保、公務員退撫基金、國民年金都破產了,很多人辛苦工作一輩子,原本期望拿退休金過餘生,沒想到,連這最後的期望都落空了!

昨天晚餐時,老爸不是向我抱怨那位不賞臉的店長或是不平整的人行道,而是提到貼在便利商店自動門上的漲價公告,茶葉蛋、衛生紙、飲料、麵包,價格都比原先漲了一○%。

「經濟不景氣,怎麼物價還會漲?」老爸問。

「還不是你們害的,過去幾十年來欠了一身的債務,政府還債的辦法之一,就是印鈔票,造成物價上漲,讓人民生活更加痛苦。」學經濟的兒子這麼回答。

想當然耳,昨天晚餐的氣氛並不太好,以前有個名詞叫作「代溝」,指的是代與代之間的溝通不良;現在,問題不是代溝,而是一種「跨世代剝奪」的仇恨感,似乎正在這小小的餐桌上開始萌芽。

喔!電視台的記者竟然採訪我的兒子。「你還只是個學生,到底要抗議什麼?」

「所有的事情都讓我很不爽!」兒子的回答讓我心頭一震:「上一代的人從來不願加稅,政府破產卻要我們來扛;上一代欠債累累,卻要我們這一代勒緊褲帶,排擠了我們的工作機會。所有的事,都讓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算得出的黑色未來……
人口老化、勞力短缺 經濟成長僅「保二」

看不到未來的兒子、等不到退休金的老爸;至於我,等不到加薪、不敢想像退休,除此之外,還在算計著大舉加稅和物價上漲之後的因應對策。還有,我也擔心今天晚上,世代仇恨將會如何破壞我們三代同堂的晚餐氣氛。

不要懷疑!這是民國一二○年的某一天經濟不振、稅收不足、財政惡化、債務破表,正在折磨每一位台灣人的現實生活和未來想像。而這樣的命運推斷,絕對不是過度悲觀,更不是憑空杜撰。

無法減緩的人口老化速度,無法轉型的產業經濟結構,肆無忌憚的債務攀升趨勢,三條路線是台灣數十年來走過的路,路線不改,也將帶領台灣逐漸走向黑色命運。

黑色命運線條的起點,從人口結構出發。民國一百年九月,經建會公布台灣人口推計,在「高、中、低」三種推估計算中,以「中推計」的結果來看,預計在一○五年時,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勞動力人口會開始減少。

而到了民國一二○年,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位超過六十五歲,十五到六十四歲的「勞動力人口」將跌破一千五百萬人,這是民國八十五年以來最低的數字;勞動力人數僅占台灣總人口的六四%,比現在少了一○%以上。

勞動力人口減少對於台灣經濟的衝擊,直接而明顯。分析台灣歷來的「勞動力人口增加率」,對比同時間的「經濟成長率」,會發現從民國四十年以來,台灣經濟成長與勞動力人口變化的走勢,幾乎亦步亦趨。如果沿著勞動力人口減少的明確趨勢推斷經濟成長率,那麼,恐怕不會再是「保四、保五」的問題,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環境底下,經濟成長「保二、保三」,極有可能是台灣未來的宿命。

十一月五日,在前瞻社所舉辦的「因應人口結構變遷衝擊論壇」中,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要克服勞動力人口減少對經濟的衝擊,必須提高勞動者的附加價值,「不過,台灣的產業始終要求速度與效率,在追求效率極大化的目標底下,缺乏創新思惟,不可能提高勞動力的附加價值。」

老化連鎖效應衝擊……
整個台灣都不花錢 內需產業走入死胡同

出口製造業轉型不力,而「隨著消費主力人口的減少,內需服務業也難有活力。」世新大學財金系教授郭迺鋒舉例試算,民國一百年,全台平均每二.九人組成一戶家庭,沿用這個比例,民國一二○到一四○年,台灣家戶數平均每年要減少四萬三千戶左右。「戶數一路大減,住房需求還能旺到哪裡去?」

他繼續計算,民國一二○年,台灣十九到二十二歲的人口不到七十四萬人,以過去高等教育師生比常態維持在二十比一的水準來看,全台灣大專院校加上職業學校,也不過只需要三萬七千位老師,和二十年前相比,需求量減少了四三%。「未來五年,每年需求量還要再減少三百人!」

「消費主力的人口少了,因為加稅、通膨的關係,每個人的消費能力也降低許多,再加上政府也無力投資建設,從上到下都不花錢的台灣,內需服務業絕對搞不起來。」郭迺鋒說。

內需、外銷,經濟的兩具引擎皆因人口衝擊而雙雙熄火,經濟成長率降至冰點,惡性循環於是開始:經濟不振拖累稅收,稅收不足拖垮財政,財政惡化堆高債務,債務破表危及國家。「這就是今天希臘的狀況,其實,今日的台灣正走向希臘過去走過的路,我們正在重演希臘悲劇!」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

什麼是希臘悲劇?從民國八十一年到一百年的二十年間,罔顧財政紀律的希臘,國家債務增加了六倍以上,隨著民國九十七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希臘經濟困頓,衝擊財政收入,政府無力償債,也無法如同過去一般的舉債養債,「國家破產」惡夢終於成真。

希臘悲劇在台重演……
罔顧財政紀律 最後福利大減、人民加稅

為了向歐盟國家討錢救急,希臘政府開始祭出各種財政緊縮、裁減公務員和增稅新制,引發民眾上街抗議、甚至暴動。今年九月,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是這樣諷刺希臘處境的:希臘被迫實施根本不見效的政策,推出一輪比一輪嚴厲的緊縮措施,只求能夠獲得一種靠不住的獎賞──只夠國家運轉一段時間的資金。

今年十月,歐盟領導人終於推出了稍具長期規畫的希臘債務解決方案,在兩大強國法國總統與德國總理聯合召開的記者會中,有人問到另一個歐洲債務危機國義大利的債務自救能力,站在台上的兩位強國領導人,竟然意帶嘲諷地相視而笑。

福利大砍、政府裁員、人民加稅、國家受辱,這樣的悲劇會在台灣上演嗎?

「台灣的政治人物,眼睛都被選票給蒙蔽了,只看到現在的選票,而對未來顯而易見的危機視若無睹。」殷乃平說,「在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的趨勢下,如果政府的財政規畫繼續跟隨過去的趨勢,台灣財政的未來,沒有救藥。」

事實上,在前瞻社所舉辦的論壇中,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張榮豐提出民國一百年到一○九年的台灣戰略環境評估,他強調,若在未來四年財政改革不能成功,那麼到了民國一○五年至一○九年,「台灣的財政、健保、國民年金將面臨崩潰。」

為了選票 稅不增反減……
錯過加稅時機 等於是謀殺台灣財政

那麼改革的重點是什麼?「首先,是稅。」殷乃平表示,「台灣長期以來都是這樣,可以增稅的時候不增稅,反而減稅,甚至舉債。」他語重心長地說:「對於政治人物,增稅是『政治自殺』;但在高齡化的趨勢下,不增稅,甚至減稅,是對台灣財政的謀殺,或者說,是讓台灣財政慢性自殺。」

以稅收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的「租稅負擔率」來看,長期以來,台灣始終遠低於國際水準。資料顯示,民國九十九年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是一三.九%,韓國是二○.七%,至於在記者會上嘲笑義大利財政的法國與德國,則分別高達二七%及二三%。即使包含了勞、健保等社會安全捐等費用,台灣一八.八%的租稅負擔率,仍然遠低於他國。

「從民國七十四年以來,台灣主要的稅制變革,都是減稅。」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黃世鑫說:「政府誤以為減稅能創造經濟成長,但實際上,長期減稅思惟已危及台灣永續發展的根基。」

政治人物害怕政治自殺,減稅的腦袋始終不改,遇上高齡化之後,結果就是財政更形艱難。

「高齡化對經濟成長的衝擊難有定論,但至少可以想見,繳稅的人少了,需要政府照顧的人更多了,財政壓力必然更大。」殷乃平說。以日本的情況為例,民國八十五年之後,日本老化指數(為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十四歲以下人口數×一○○,數字越高,老化程度越高)突破九十,老人相關社福支出占GDP的比重自此一路向上。
影響所及,每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則從二%至四%的水準,快速墊高到六%至九%,成為常態。

為了選票 福利猛加碼……
不考量國庫大開支票 加速赤字惡化

而在台灣,讓「日本式赤字」更加激化的可能變數,則又回到了殷乃平所擔心的問題根源,「選票蒙蔽了政治人物的眼睛」。

今年十月,總統大選進入競選階段,台灣綜合研究院研三所所長戴肇洋寫了這樣一篇文章,《別讓財政債台高築禍延子孫》!

他表示,自民國八○年代以後,每逢選舉,各政黨往往卯力比拚選舉支票,在一○一年總統及立委選前,執政黨推出軍公教調薪、幼兒教育補助費增加等利多,在野黨則推出老農年金加碼,但依過去經驗,各種選舉支票甚少有對國庫現況進行評估,最後反讓政府財政不斷惡化。

民國九十二年,《財政紀律法》一度成為立法院攻防焦點之一,其中條文包括「候選人或政黨政見若涉及增加政府支出或減少政府收入,應具體指明資金來源。」此外,若「政見未見說明財源或以舉債方式支應者,不得列入選舉公報。」然而,這項立法至今仍未完成。

為了選票不惜傷害財政的情況,令人聯想到了歐債危機國家,在政黨惡鬥激烈的希臘與義大利,即使人口老化程度不若日本嚴重,但在債務危機爆發的前十年,兩國對老人相關社會支出占GDP比率都比日本來得更高,分別以一○%、一一%起跳。

為了選票 將債留子孫……
執政者只求退休金「卸任前不破產」

「不只如此,台灣財政的未來還有幾枚定時炸彈,到現在也沒有看到政府願意正視。」郭迺鋒說:「目前各種退休金的設計,如果制度不改,未來二十年都要破產。」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則補充,「台灣各種社會退休金的設計都不具有永續性,主事者只求『安全下莊』,自己卸任前不要破產就好。」

依據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美世顧問公司在民國九十九年所做的精算,若依目前制度,軍職人員退撫基金將在一○七年破產;教育人員退撫基金到一一六年時破產。規模最大的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則會在一一八年宣告破產,到了民國一二○年,累積虧損金額達到一千六百億元以上。

至於規模最大、與多數民眾切身相關的勞保基金,依據勞保局委託川誠精算公司於九十九年所做的研究,在勞保年金現行制度下,基金將在民國一二○年破產,那一年,勞保基金的累積虧損就將超過一千億元,隨著高齡人口快速增加,四年之後,民國一二四年,累積虧損金額就將突破兆元。

這些億元、兆元的退休金虧損,不是未爆彈,而是倒數時間已經設定的定時炸彈,時間到了,最後都要由全民買單。」郭迺鋒說。

「這是一個選擇題,你要現在開始調整制度,慢慢增加這一代的負擔;或者,到了瀕臨破產的時候,把財政定時炸彈引爆之後的所有災情丟給下一代?面臨嚴重勞動力短缺問題的下一代,每一.八位勞動人口就要撫養一位老人或小孩,到時候又該怎麼處理?」

為了選票 舉債無紀律……
用特別預算規避法律 排除當年債限規定

「好消息是,台灣不會像希臘一樣破產,因為台灣目前所有的債務都是內債。不過,債終究要還!」殷乃平說,因為是內債,不會有其他國家逼你還債,政府和民眾也容易忽視它的後勁,「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台灣近來的債務累積速度幾乎毫無章法紀律可言。」

的確,隨著台灣民主化、政黨競爭激烈,政府債務餘額自政黨輪替之後快速躥高,至民國一百年,政府認定的債務餘額達到四.九兆元,已逼近《公共債務法》的上限規定。
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分析債務增加失序的原因,他表示,台灣雖然有《公共債務法》限制政府舉債的速度和總量,「但真實的情況是,法規設定了一個框框,但政府自己又在這個框框的底下開了方便之門,用特別條例設定特別預算的方式,排除《公債法》中對於每年舉債速度的限制。」

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的統計,民國八十九年政黨輪替之後,中央政府開始出現「排除當年債限規定」的舉債作法,自此,「排除當年舉債上限」的新增債務成為常態,九十年至一百年,累計總額接近一.五兆元,是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的三成以上。

「必須提醒的是,財政規畫的基本精神不是『量入為出』,而是『量出為入』,該做的建設、該照顧的對象,該花的錢就是要花,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反對舉債。」台北大學財政系前教授黃世鑫如此強調,但他也表示,「重點是監督好每一筆錢花到哪裡去了。如果只是為了一場國慶煙火秀而花費大筆鈔票,那麼後代子孫看不到煙火,卻要承擔這場美麗煙火所留下的債務,才是真正的問題。」

「增稅,增加現在人的負擔;舉債,增加後代子孫的負擔。就算沒有其他的國家逼迫,債,總是要還的。」殷乃平說,如果台灣的稅制如昔、仰賴舉債的習慣不改,當國家償債負擔壓垮正常的財政支出時,「結果就像現在的希臘,終究還是得加稅、裁員,縮減一切的建設與福利,甚至是用印鈔票、創造通貨膨脹的方式來解決。」

這是民國一百年,產業轉型、賦稅改革、重整財政,我們拯救孩子免於「重演希臘悲劇」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民國一百年,政黨為了未來四年的政權正在激烈拚鬥當中,選票會不會仍然蒙蔽了他們的眼睛?他們和你我,是不是願意多想一想二十年後,那群幾乎要被我們「跨世代剝奪殆盡」的孩子們?

文章來源:今周刊 777期(20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