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保羅.克魯曼--搶救殭屍銀行 速接管國有化

轉載自2/24 Chinatimes

葛林史班同志要我們奪取經濟制高點。 好吧,不全然如此。這位前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和自由市場的堅定擁護者,其實是說:「為了促使重整能迅速且有序地進行,或許有必要將一些銀行國有化。」我很同意。

國有化問題,要從三方面來看。

第一,一些主要銀行已瀕臨崩潰,若非投資人預期政府會在必要時馳援,它們早垮了。

第二,必須拯救銀行。雷曼兄弟垮台幾乎摧毀世界金融體系,我們不能冒險讓花旗或美國銀行這類更大的機構崩潰。

第三,雖然救銀行有其必要,美國政府無論在財務或政治上,都不能向銀行股東送大禮。

花旗和美國銀行不必然、但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賠掉數千億美元,而其資本遠不足以彌補可能的損失。 可以說,它們之所以沒垮,唯一原因是政府撐腰,含蓄地擔保了其當盡的義務。然而它們是「殭屍銀行」,無法供應經濟所需的貸款。

銀行要結束殭屍狀態,需要更多資金,但無法從私人投資者籌措到,因此必須由政府供應。但眼前情況是:讓銀行全面起死回生所需資金遠超其現值。花旗和美國銀行合計市值不到三百億美元,連這也是建立在股東預期政府會給予施捨之上。假如政府供應所有資金,就應該取得所有權。

國有化是否不符合美式作風?才不會,它跟蘋果派一樣具有美國風格。

最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每周兩家的速度,沒收它認為不具償債能力的銀行。FDIC沒收銀行時,會接管其不良資產,償還其部分債務,然後把清理妥當的銀行賣給私人投資者。這正是支持暫時國有化者想見到的,他們希望FDIC也沒收無法償債的大銀行。

問題是,為何歐巴馬政府不斷端出看似國有化的替代方案,最終卻變成提供巨額施捨給銀行股東?

政府原先提議為銀行陷入麻煩的資產提供擔保。這對銀行股東是很棒的交易,對我們大多數人不是:贏算他們的,輸算納稅人的。

現在政府又在談「公私合夥」,由政府借錢給私人投資者購買銀行的麻煩資產。這等於提供投資人一個單向的賭注:資產價格若上揚,投資人贏;若下跌,便由政府承擔。這又是,贏算他們的,輸算我們的。

何不直接國有化?記住,我們跟殭屍銀行耗越久,就愈難結束經濟危機。國有化該怎麼進行?就是政府須認真對所有大銀行進行其計畫的「壓力測驗」,銀行若通不過就不要隱瞞,好讓接管成為必要。整件事會讓人覺得在演戲,連月來一直支撐銀行的政府,宣稱對銀行資產負債表之糟糕感到震驚。不過這無所謂。

再強調一次,政府長期擁有銀行並非目標:就像FDIC每周沒收小銀行一樣,大銀行會儘快回歸私人手中。財經部落格「Calculated Risk」建議,與其稱此過程為國有化,不妨稱為「預備私有化」(preprivatization)。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說,歐巴馬政府相信,「銀行體系由私人掌控才是正途」。我們也這麼認為,但我們現在擁有的並非私營企業,而是「檸檬社會主義」:錢歸銀行賺,風險由納稅人擔。那些不死的殭屍銀行正妨礙經濟復甦。

我們要的,是一個銀行自負盈虧的體系。而通往它的道路,勢必經過國有化。

英文原文: Banking on the Brink NYTim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